企业如何从大数据中“掘金”?政府如何利用大数据改善公共服务?26日,由市经信委和软件谷主办的2016首届南京大数据产业年会暨大数据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校学者、企业高管等行业大咖围绕大数据话题,纵论相关案例和应用前景。
掘金大数据,企业能降成本、提效率
“大数据价值堪比石油、黄金”、“大数据不仅是生产资料,还是生产力”……首届南京大数据产业年会上,与会专家们如此形容大数据的价值。大数据为什么如此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信息领域专家倪光南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尿片与啤酒”的故事。美国沃尔玛超市无意中发现,这两件看上去毫无关系的商品经常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中,经过数据分析超市发现,原来很多年轻父亲有此购物习惯。于是沃尔玛将两种商品放置在同一门店的同一区域,两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于是实现大增。
倪光南表示,大数据的核心能力是能起到“明察秋毫”和“高瞻远瞩”等作用,即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发现事物间关联、揭示隐藏规律,从而观全局、见未来。基于这个原理,在行业应用上,交通物流、电商、健康医疗等领域企业可以实现智能分析交通拥堵状况、了解消费者偏好、掌握人体健康趋势等功能,帮助企业精准营销,降低人力、仓储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掌握着基础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公司,如BAT等企业,手里的基础数据就有了无形价值,对其中的有效数据进行不断挖掘、分析和利用,就是数据不断增值的过程。
政府大数据约占国内数据总量八成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和政府职能领域。对政府来说,大数据更是“无价之宝”。与会专家介绍,政府各部门和下属单位都有一套各系统内的数据资源,涉及到经济、气象、金融、交通等多个方面,约占国内数据总量的80%。这些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利用,可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金融行业风控、智慧城市建设等,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陈曙东博士表示,政务大数据和新科技结合,可以提高政府在民生服务领域的感知度。比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可穿戴设备采集个人健康监测数据,结合居民医保等信息,使用专业的大数据分析算法,可以帮助解决居民慢性病监控、社区养老、虚拟医生咨询等问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实践,可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帮助做出正确决策。”倪光南举例,大数据在政府部门已有应用先例,以某部委全国信息系统建设工程为例,它汇聚了近200个城市多个智能部门共几十万张数据表格,可以实时采集、分析,数据总量达到3PB(存储单位,1PB=1024TB),支持全国数据查询检索和全局分析,可以为金融、司法、税务等有关部门监管、查询、举证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要开放、可交易,更要保证安全
虽然大数据存储、挖掘等技术已经逐步成熟,不过在现阶段,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同企业之间数据并未开放、共享,数据不完整,应用自然无法谈起。这种“数据孤岛”现象制约了数据的流通和变现。
在与会专家们看来,首先,数据开放是必要的,数字只有被应用才有含金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郑磊举了个例子,比如现有的美食点评APP,顾客可以通过它的评论区,了解一家餐馆的饭菜口感,但是无法了解其食品安全信息,如果主管部门将餐馆监管处罚记录数据开放,APP功能将更加完善。“诸如此类食品卫生、交通信息等公共服务类大数据对社会开放共享,可以催生很多行业应用、有利于创新创业。”郑磊表示。
其次,数据开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和公民个人隐私的数据不能开放,对于企业间进行的大数据有偿交易,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没有安全保障,数据也没有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沈昌祥表示,防火墙、入侵监测和病毒防范等传统信息安全防护“老三样”措施,已难以应付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挑战,目前学界、业界正在探索尝试新的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