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美国制定云计算战略以来,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家发布云计算战略的国家。2012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再次推出“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将大数据和云作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和信息安全的重要策略。同样,日本自2012年起,也积极推进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战略,通过推动云计算的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域和新兴产业。业界普遍认为,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能诞生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在中国,大数据和云计算,已成为链接互联网和软件技术与服务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媒体融合战略的出台,基于大数据和云服务的媒体融合战略,也越来越受到诸多媒体集团的重视。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媒介融合作为国家战略,离不开大数据和云计算。2014年,国家级大数据中心落户贵阳,各家媒体的大数据和媒体融合项目迅速提速。为帮助媒体从业者和读者理解和厘清媒体融合的大数据战略,中国日报网特别邀请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内领先的大数据技术和服务提供商拓尔思公司总裁施水才先生,就大数据、媒体融合、云计算和传统媒体未来发展等问题,发表自己的深入见解。
施水才认为,当前大数据发展已经起步,国内有不少大数据公司,但缺乏核心技术,应用上的成果也不是很多。各地发展大数据,战略方向是对的,但不能一哄而上,不能运动式发展大数据,应该回归到技术和应用导向的轨道上。一是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二是要有大数据产业分工。目前还存在一些单纯玩大数据概念的企业甚至上市公司,在大数据和云计算要求高技术高产业分工的市场,鱼目混珠式发展或热炒概念,并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应该从平台到应用,再到跨界创新,做好系统性的规划。特别是,在数据的开放、数据的确权、隐私、数据交易的规则等尚未搞清楚之前,最好不要一窝蜂上去搞大数据交易。
对于媒体融合的发展,施水才先生提出一个明确的观点:未来的媒体,必须是技术公司。他认为,全媒体采编的概念已经落伍,在某种意义上抑制了媒体融合创新。过分强调采编,意味着媒体可能没有重视传播、运营和用户资产的经营。媒体融合过程中的技术供应商,应该从成本方,演变成和媒体一起运营和一起赚钱的人。技术供应商必须抛弃封闭的遗产系统,走向开源和开放,“移大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是技术路线,技术厂商必须具有帮助客户运营或者数据变现的解决方案和能力,特别是数字媒体营销的能力。媒体最终的生意,都是关于数据的生意,决定命运的是用户。
在本次访谈中,施先生还提到了中美两国云计算核心技术的差异,BAT等对创新的推动和阻碍等话题。对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服务双轮驱动战略的发展方向,施先生坦言,即使像拓尔思这样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概念股公司,同样必须下大力气转型,否则根本跟不上日益增长的大数据的需求。
以下为施水才先生接受中国日报网的访谈实录:
中国日报网:首先要感谢施总接受中国日报网的采访。2015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大数据+产业大会上,出现了一些完全无大数据相关专业背景的人作为嘉宾,施总作为大数据专业人士,对当下“大数据热”有什么看法?大数据是否存在“泡沫”,大数据热是否需要降温?
施水才:大数据是一块大肥肉,大家都想去咬一口,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都在谈大数据。目前很多和大数据无关的企业,也要搞大数据的概念性活动,还把一些专业的大数据公司拉进去背书。大数据如果说有泡沫,主要体现在:一个是各地都在搞大数据局和大数据交易所,这存在过热的现象。而大数据的关键,则需要大数据应用的落地。第二个,现在学术方面的大数据研究,投入很大,见效不明显,又可能会成为分钱的游戏。过去已经比较成熟的商业智能BI方面的技术,也纷纷包装成大数据,现在有些部门也都在搞大数据项目指南等东西,还没看到成效。大数据有一定的泡沫不怕,但应该是对大数据有情怀,懂数据,懂技术、懂业务建模的人去搞。大数据还是要看效果,落地的应用很重要。最怕的是为了大数据而大数据。不能一哄而上,不能搞运动,要真正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日报网:10月份,施总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了亚马逊AWS云计算技术大会,近2万名专业人士参会,AWS成熟的技术和服务模式,媒体为之一振。能否请施总谈谈这次大会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特点?
施水才:我去亚马逊AWS云计算技术大会,很受震撼。关于AWS的问题,我和方兴东的一些观点很像,我在拉斯维加斯和他进行了讨论,都没想到亚马逊已经推进到这个程度,每年收入60多亿美金,正在颠覆传统的软件公司,如微软,甲骨文和IBM等。拓尔思做大数据必然和云计算有关系,目前我们的TRS系列产品主要还只是在阿里、京东云上做一些服务的尝试,还停留在买点服务器这种低级程度,未来一定是将PASS、SAAS往云计算上迁移。我们在阿里云上有数百台服务器,用于拓尔思的大数据采集和大数据计算服务。美国的云计算环境形成了丰富的产业链,硅谷很多公司每年付给AWS数百万美金,作为开发平台。如果大规模使用,AWS的成本并不低,但确实效率高,AWS在涉及到传统IT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另外AWS提供11个9的可靠性保障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在使用国内云服务的时候,出了问题平台也不负责任,最多送你点时间,你的损失服务商是不补偿的,这严重影响了大家快速采用云模式的速度。
(2015年10月7日,美国拉斯维加斯)
中国日报网:AWS和国内云计算的差距有多大,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巨头型企业,如何追赶这种差距?是更有信心了,还是有些担心?
施水才:亚马逊给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个地方,它提供的服务,是以服务为中心。比如它提供了一个叫snowball服务,靠物理硬件的安全拷贝和运输,突破传统带宽限制,完全是以客户需求推动。还有商业智能、数据库、电子商务等,完全颠覆传统软件厂商的理解。现在连Oracle公司都转变态度要完全转向云。美国人的创新能力很强,很多传统技术人才一直在醉心新技术的深入,技术视野和动手能力,比国内很多技术人才强很多,国内技术人员的主要问题是搞几年就转向管理岗位甚至市场岗位了,缺乏长期的积累。我们拓尔思公司在硅谷也成立了一个投资基金,也是寻求美国大数据云计算创新企业的投资机会,希望减少这种差距。我对中国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有信心,但也希望有专业分工,能更踏实推进。
中国日报网:阿里云号称在国内秒杀亚马逊云(AWS),作为国内一线云计算特别是大数据技术服务提供商的一员,拓尔思能为企业,特别是地方政府、媒体提供怎样的技术服务?是否有推荐的云解决方案?在法律和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云服务厂商在技术以及安全方面,是否真有比亚马逊更适合的地方?
施水才:外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会遇到一些政策壁垒,特别是涉及到数据安全方面,所以尽管他们技术很好,实力雄厚,但现在还有点找不到北。国内大数据和云服务公司反倒是有一些机会,还挺有希望。但阿里秒杀AWS等,更多的还是营销口号,和AWS整体上技术差距还比较大。当然,阿里现在也在国内和诸多行业甚至政府进行合作,这是阿里的优势。目前国内而言,BAT、京东等都在大力发展云服务,但相对而言,阿里做得早,更领先一些,而百度最近好像更多投入在O2O领域。但阿里进军行业应用领域难以理解,还是应该建设生态链。拓尔思在地方政府、媒体、金融等领域有大量的用户,但拓尔思的策略是加入大数据和云计算生态系统,而不是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实际上目前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建设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通过做好战略转型,和BAT等企业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相关的研发投入,共同为用户服务。
中国日报网:作为中国领先的大数据技术和服务提供商,拓尔思2015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业绩。我们也要祝贺拓尔思获得了大数据最具影响力企业奖。您提到拓尔思要进行战略转型,我们都知道拓尔思是一家具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软件企业,是一家有超过4000家用户的产品服务型公司,这样的公司,如何平衡这两大优势与全新的大数据和云技术趋势推动的新需求之间的关系?是继续坚持已有产品的深入发展新客户,还是借助新趋势尽快转型?
施水才:这个问题可否简化为:到底未来是跟着自己的优势走,还是跟着未来的趋势走?我的想法是,在中国,现在增长的趋势比自己的优势发展要快,所有未来一定要转型,转型到大数据加云计算,要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以前我们研发一套产品,是找很多代理商或合作伙伴,现在实际上变了,最主要的变化是,开源后,技术门槛没那么高,大家在很多技术上处于同一个起跑线。现在想要搞出一个技术产品卖给所有人,已经很难了,所以现在的关键是要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是关键,才有钱赚。第二个,要从私有模式,转到云服务。比如人工智能的东西,一直在迭代,很难开发一个东西能一直用。以前Windows都在下载,现在都在迭代。像小米一样,华为等。未来趋势是云计算加大数据,未来从云计算走向大数据,从项目走向服务。前几年,有家做私有云的小公司,来找我融资,我没看好。现在发展得非常好,融资超过5000万美元,说明早期我们没看清楚这个大趋势。所以拓尔思一定要转型,当然也要发挥现有客户的优势。我们如果能借用客户的数据,能允许拓尔思使用,搞开发,那就很有优势。我们还有行业知识优势,未来把客户转换为我们的数据提供方。类似的转移到云模式并一起分成的事情,我们正在做,要去经营客户。
中国日报网:那到底如何转型?大数据技术具体能应用到哪些领域?
施水才:现在我们做大数据,整个战略分为三层:第一个是大数据基础平台,这也是我们的优势,但国内做这块挺难的。美国有一批公司,可以做单独的大数据专业产品卖给其他平台和企业,这类公司很多,很专业,市值都几十亿美元,甚至有200亿美金的公司。但在中国,则有一定的难度,第一,我们实际上没有太多原创技术,第二,中国的IT产业链一直没有分工,包括像BAT马云他们,也都是想一竿子插到底,什么都想自己做,中国人这种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所以造成在大数据平台方面,国内没太多好东西。有的公司在做大数据操作系统,但也只能打包在自己的应用解决方案里自己卖,很难卖给第三方。TRS也在做这方面的事情,研发了两个产品,一个叫海贝,一个叫水晶。“水晶”这个项目,主要是想进军结构化数据和MPP领域,以前我们在非结构化数据NoSQL方面有优势,而结构化数据也在做。我预计明年将会有大的增长趋势。
(图片来源:拓尔思大数据研究报告)
第二层,大数据应用。目前大数据应用的热门领域主要包括四大类,第一类是电商,就是精准营销;第二类,安全,大家很好理解;第三个是金融,第四个是公共服务,包括政府公共服务、医疗交通服务等等。TRS目前主要精力放在电商之外的三大领域。电商类因为数据在别的公司,一般技术类企业拿不到数据。
第三层,大数据跨界创新。比如说数据交易,舆情大数据,智库、精准营销、征信服务,包括广告DSP等。最近拓尔思和蓝色光标合作搞了一个“蓝拓基金”,并投资了拉卡拉互联网产业基金,就是要做这方面的投资探索,专注于大数据数字营销领域的新投资,也是寻求投资和业绩相吻合的探索。这类服务可拓展的方向很多,但目前多数企业处于前期数据的收集过程,未来更可以切入到财经和金融领域,上海有家做盈利预测的公司,每年花百万购买我们的文本挖掘技术,说明我们的智能分析技术对应用的应用价值是很大的,还可切入到金融的风控领域,我们有子公司金信网银专门做金融信息服务的事情,拓尔思也准备把这家公司做大。
这三层,拓尔思都在深入地做,也是大数据可发展的三大转型方向。我们的策略是大数据+,+就是加行业和服务。当然,别的企业也有投入研发和发展。
中国日报网:您是如何看待贵阳作为大数据新的标杆性城市这一现象的,有无泡沫在其中?除了贵阳,哪里更适合发展大数据产业?
施水才:贵阳的大数据比较有名,但我们认为也是刚开始,这倒谈不上大数据泡沫,贵州搞大数据有自己的理由和优势。但更多的是在搞探索,为其他地方探索新路,做数据中心贵州有很大的优势,电便宜是很重要的一点。除了贵阳,宁夏有亚马逊也在做,张家口阿里也在建。贵州这几年发展速度在全国是名列前茅,但GDP总量还不够。搞大数据还有两个问题,数据在哪里?人才在哪里?贵州的多个云和大数据交易所很有名,但是我认为,中国各地的大数据交易所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数据的开放、数据的确权、隐私、数据交易的规则等没搞清楚之前,无法搞大数据交易。
中国日报网:中国大数据行业有无并购发展趋势?国内大数据产业竞争是否充分,如果国外巨头进入,中国的轻技术+重服务型大数据企业,如何应对国外更成熟的技术公司的挑战?
施水才:我们主要是缺乏原创技术,强在应用,原创技术还是少。大家一哄而上,都想搞大而全,大数据产业应该还是有分工。你搞可视化,就搞可视化,你搞分析就只搞分析。另一个,我们的专业人才储备不行,我们很多编软件的人多,但真正懂大数据的人还不够多,比如统计的,建模的,分析的。大数据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目前还未到应对国外技术公司挑战的程度,先踏实做好自己的技术和产业分工就好。
中国日报网:国内现在有数百家大数据公司,前一段有过一个“大数据琅琊榜”,施总觉得真正有长期竞争力的大概有多少家?
施水才:国内现在列出的各种大数据公司榜,还是比较鱼目混杂。真正有竞争力的大数据公司并不多。资本市场有一篇分析报告指出拓尔思是一家“纯正的大数据股,未来会受益”。现在很多公司,号称大数据公司,但实际上并非大数据技术公司,不光技术积累不够,连用户或客户的大数据根本拿不到。比如财务方面的,你有客户,并不表示客户的数据就可以归你所用。在上市公司方向,有的企业吹牛皮越吹越大,能融资成功,也不是没可能投入更多研发到大数据并转型成功,但基本上不踏实的企业,很难做成功。业界有一些根本不是玩大数据的公司,投资它们的基金也根本不懂大数据,他们仅仅是拿大数据作为炒作概念,这样的技术公司拓尔思不会投资,大数据公司之间的产业整合即将来临。
(2015年7月17日,广东湛江)
中国日报网:施总作为特别嘉宾,今年7月份于广东湛江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做了一个关于大数据网络媒体应用创新的主题演讲,非常精彩,给人印象深刻,施总的专业风采,令人记忆犹新。拓尔思今年和几大报业集团的合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传媒界,媒体融合成为2015年的最大热门。请问施总:基于大数据的全媒体融合解决方案,是否适配于所有的媒体集团。
施水才:在媒体产业,我最近提了四个观点,
1、全媒体采编的概念已经落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抑制了媒体融合创新,因为全媒体意味着各种媒体你可能同等重视,实际上两微一端越来越重要;而过分强调采编意味着你可能没有重视传播、运营和用户资产的经营。
2. 媒体技术和业务部门的融合很关键。新媒体是技术驱动的,没有技术等于0,媒体技术部门以前没有决策权力,现在决策权力过大,决策过程需要修正,当前很多单位花费大量经费建设的业务系统无法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业务部门参与决策是趋势,技术部门必须懂业务。
3. 技术供应商从成本方演变成帮你或者和你一起赚钱的人。过去是报社花钱厂商建设,只考虑满足业务需求,基本不考虑后续运营和挣钱的问题。技术供应商必须抛弃封闭的遗产系统走向开源和开放,“移大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是技术路线,技术厂商必须具有帮助客户运营或者数据变现的解决方案和能力,特别是数字媒体营销的能力,建立混合所有制独立经营的公司可以尝试,但报社主导控股权的话有问题。
4. 最终的生意都是关于数据的生意,决定你命运的是用户。
拓尔思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必须厘清思路:我们要帮助媒体挣钱,而不是变成媒体集团的成本。通过向媒体要钱转变成和媒体一起挣钱。未来拓尔思必须通过投资兼并甚至运营等形态,和媒体一起挣钱。这方面乐视做得靠前,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日报网:国内有的媒体集团还没有太多数据的积累,比较原始。这类媒体企业,如何借助新的大数据工具,建立自己的新的媒体融合形态?是否有的报业集团,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注定要被其他领先者抛弃,并最终可能被领先者兼并?
施水才:不能对传统媒体的东西抱住不放,不能过份强调采编。36Kr这样的垂直和新媒体公司,能够获得阿里1亿美元投资,估值达数十亿,这样的科技博客型媒体,迅速超越传统媒体的价值,很受刺激。大概没有几个传统媒体的人能看清楚这种发展趋势。
没有大数据积累的媒体集团,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数据策略。自建,买,交换,抓取。如果完全没有用户数据积累的媒体,未来一定不会再存在的。未来一定只会有行业型的媒体,读者即是读者,也是消费者。比如面向创新小公司的报道型IT媒体反而有前途,它的模式就是报道小型创业公司,这有需求。那些大而全的垂直媒体,特别是央媒,竞争力明显不足。
关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出路,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判断:
一、传统媒体正在加速衰退,断崖式下滑已经成为现实,其衰落的速度比人们预计的还要快很多。
二、移动和社交已经全面颠覆了媒体的消费和传播方式,自媒体具有巨大的能量,未来的媒体是小型化的。
三、物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将开辟新媒体更加辉煌的未来。趋势上科技公司利用大数据聚合作为切入点逐步发展内容创新和生产,未来会主导媒体的发展,媒体公司要能生存下去必须变成科技公司。
四、中国的传统媒体目前还沉湎于媒体融合创新的梦境中,与其做好融合不如做好分化创新。全媒体和中央厨房之类的概念如果不以新媒体为出发点,必将失败。
(2015年10月28日,安徽合肥)
中国日报网:阿里巴巴收购了大量国内媒体,施总如何看待马云高价收购大量媒体的行为?没有技术的媒体,还有机会么?
施水才:我前面说过,未来的技术公司一定是媒体公司。但阿里收购那么多媒体公司,可能也不是好现象。在美国是不太可能发生企业控制舆论和传媒的现象。媒体还是需要保持独立的声音。中国大型技术公司收购媒体公司,是一个趋势,主要原因是对创新的理解不同。中国对创新的理解是垄断,而美国的创新模式是颠覆。你有媒体影响力,那我就买一个媒体。中国的抄袭式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导致媒体也会被各种互联网企业收购。这当然也说明,技术就是媒体。没有技术的媒体,未来绝对没有机会。
中国日报网:2014年开始,中国日报在媒体融合发展方向做了很多努力和创新,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施总能否提供一些建议?
施水才:类似中国日报这样的中央重点媒体,在融媒体发展战略方向,有几点要注意:一是对过去的资产不能太留恋,二是对广告产业整体的下降趋势要有清醒的认识,三是要认识企业和组织的自媒体化冲击;自媒体的威力会越来越大,对传统媒体的垄断式发行冲击太大;四是要加强技术端,要注重技术,注重移动端、社交端等。融媒体不是融信息,而是融人,把人聚集起来了,就是媒体。TRS在融媒体发展方面做过很多事情,有过一些成功案例,如果方便可以和传媒集团开展技术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