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江小涓院长于4月11日清华大学公管学院“2020干部培训公益年计划”系列讲座的发言实录,主题《后疫情时代的数字经济》,内容有删节。
今天的题目叫作《后疫情时代的数字经济》。选这个题目有这样几点考虑,这是我比较长期研究的问题,大概在复工刚开始时,我写过一篇小文章,标题就叫《需求侧全面发力,供给侧点面结合》,一个重点讲的就是疫后的数字经济应该是一个特别关注的重点。另一个原因是关于短期经济复苏的政策,各方面讲了很多,我确实也讲不出来什么更新的内容。还有一个原因是最近关于新基建的问题,各方面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大家也希望能够多听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关于新基建有多重要,判断是不一样的。有些是真乐观,有的是跟着乐观,也有的是希望别人乐观。我对很具体的点的研究是很有限的,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知识领域能够达到的范围,和自己的理解,跟大家谈一点看法。
我们看数字经济,有两条线,一个是长期趋势,一个是近期赋能。
长期的趋势,我们讲四点,第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第二是新技术会提供发展新的支撑。第三是产业互联网发展提出的要求。第四是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出的要求,这是数字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个向好趋势。
近期赋能我们也讲四点,第一是数字技术在防疫、抗疫中间表现非常优异。第二是近期新基建概念的加入。第三是我们可以启动新的服务需求。第四是在这次防疫中间,我们企业的能力和价值观有了更多的展现,被更多公众所了解。
我们按照这样两条线,今天跟大家介绍这样七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第二,数字技术在新冠疫情的防治中确实是大展身手。第三,新的技术会拓展新的空间。第四,要启动更多的服务消费,都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第五,产业互联网会加快发展。第六,我们中央要求的服务业、制造业要融合发展。第七,今后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政府和企业、政府和市场要各归其位,发挥各自应该发挥的作用。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
先看第一个方面,党和国家是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的,这是我们这一届中央政治局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9次的学习,其中4次都是直接和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相关的。一次是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还有一次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再有一次是全媒体时代,媒体的融合发展,最近一次2019年10月讲的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19次学习中有4次都是和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相关的,充分表现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中央的一个长期战略考虑。
除了我们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之外,中央多次重要会议、重要决定都提到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最早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就提出了要加快5G的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那个时候已经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后边我们历次政治局会议,还有在防疫中,中央开的几次重要会议,都多次提出要加快建设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对此也做出了多次重要的部署,我们把最近几次简单看一看。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了,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技术产业。2019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制造业技术进步要有机的结合起来。2020年1月,又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等等。
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对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是始终如一的。并不是说这一次我们面对疫情一个应急的举措,一个临时的决策,是持续对这个问题高度的重视。
数字技术在防疫、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我们讲讲数字技术在防疫、抗疫中的突出表现,这个问题讲的挺多了,我们就简单的在概括归纳一下,也是两条线。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作用,在疫情下的社会生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防控中在患者的诊疗、疫情、地图、人群追踪和分类管理四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生活方面,在在线教育、餐饮外卖、协同办公和零售电商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简单看一下,患者诊疗方面,有几个在疫情中间才比较成规模应用的新的方面。一个是智能医疗机器人在医院中的应用,它可以传送很多的物品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当然这个说实在也是一个起步和尝试,它替代不了。第二个方面,就是智能化医疗影像分析技术,提高了速度和诊断的准确率,阿里、腾讯、华为这些大的科技平台企业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第三方面就是远程医疗,特别有5G,其实有的也不一定是5G,为在线专家的远程会诊创造了条件,解决了疫区专家资源不均匀和安全性的问题,这次用的频率很高。
第二个方面是疫情地图,可视化地显示疫情,全球实时动态确诊。现在很多城市,你点开以后知道今天新确诊的病例在哪里,去过哪里,追踪的还是非常详细的,也是非常有用的。
第三个方面就是人群追踪,你乘坐过哪趟交通工具,这趟工具上是不是有过确诊和疑似的病例,自己录入进去以后就可以查询,也是非常高效有用的用途。另外可以分类管理,现在比较典型的是健康码。公众在线申报健康信息以后,它可以生成绿色、黄色和红色的码,来展示这一个个体带病或者疑似或者风险高低。这次非常广泛应用,应用人群大概已经接近10亿人,所以还是很有效的一个管理办法。这是我们数字技术在助力疫情防控中发挥的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时它在数字技术保障、社会运转方面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在线教育,这次统统地推迟开学,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如果完全在家的话,不能够正常地按节奏进行课程教育,还是非常焦急,后续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这次大中小学都开始进行远程的授课,特别是钉钉对中小学的教育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支持了各种创新的在线教育模式,一个数据讲在3月11号,全国有14万所学校,290万个班级是在叮叮开课的,覆盖了1.2亿名学生,350万名教师在叮叮当起了主播来上课。
外卖不用讲了,特别美团、饿了么这些大的外卖集团,这次为保证老百姓的生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隔离在家的民众有饭吃,有必需物品用,也把宝贵的医疗资源配送到了医院和病人处,美团称外卖量增加了很多。由于外卖量增加,疫情发生以后,在那么多企业裁员的情况下,美团的平台已经新招聘了33万多起手,所以业务量增加非常大。
技术保障社会运转的一个方面是零售电商,确实是推动了无接触购物和配送,缓解了疫情对大家日常正常生活的影响。每日优鲜日交易额均为平时的四倍,家乐福到家业务订单同比增长了将近六倍,我们相信在线的每一位同事,在疫情中间,一定对保障日常生活运转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会有深刻的印象。
再一个是远程协同办公,复工以后,很多企业不能满额到现场来办公,所以科技企业提供的远程办公视频会议,降低了人群集聚的风险,像我们学院,会议主要采取网络会议形式。腾讯会议的用户是成倍的增长,到3月底日活跃账户数超过了1000万。
当然也有问题,我们平常开会也不那么容易,大家都得到现场,现在是无论何时说开就开,大家也有点感到不适应。我下面举个例子,4月4号清明节,我们学院要开会,结果大家都很忙,我们就晚上8:00~9:00开会,开的差不多了,还有问题要研究,咱就再开一个会,马上快速会议又定了一个9:00~10:00。会也开的太方便了,其实有时候对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数字企业还在不断的创新之中,不光刚才大家熟悉的这些外卖、会议、教学等,这是我们刚刚开始开放一些景点,清明节刚刚过去,美团和中国景区协会共同发布了一个防疫标准,符合标准的景区,在页面上会注册叫安心玩的景区。
清明节期间,安心玩景区收获的客流量,是非安心玩景区客流量的2.1倍,给公众提供了一个防疫标准。另外美团和饭店协会,联合推出了防疫标准,注明了安心住的酒店,也是在清明节期间,安心住酒店的间夜量环比是非安心住酒店的1.6倍,参加民宿的安心住的房源订单,实现了40%的增长,是非安心住房源的1.7倍。这都是大型数字技术企业,根据当前防疫、复工正常生活的需要,不断地在创新,不断地在开发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
在疫情期间,除了保证国内民众正常的生活工作之外,我们的企业还向全球展示了数字企业的优秀度和责任感。比如钉钉被联合国推荐给全球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远程学习。上个月腾讯又被联合国作为提供远程通讯支持的首选平台,都表明了在防疫中,我们的数字企业充分展示了优秀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近两年数字经济增速减缓 新技术拓展新空间
第三讲一下新技术拓展了新的空间,其实就讲到5G的应用到底如何来拓展下一步的数字产业、数字生活。在疫情之前,最近两年多,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有减利的趋势,总体上还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和增长势能有所减缓。
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从市场来讲,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和上网时长出现了停滞。所谓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就是你有多少人持有移动终端。上网时长是指每天上网多长时间,无论你在线上做什么,是搜索、购物、上课,还是做别的事情。
所以我们认为用户数加上单个用户数的上网时长数,乘起来是国民的线上总时间,对于数字服务企业来讲,这实际上是你的市场规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这两个数字在最近两年多增长出现了明显减缓,在最近一年多有停滞的趋势,这是市场的问题。
第二,从供给侧的问题,互联网新产品的表现总体上比较贫乏,和前些年相比,我们期待了好几年的比如自动驾驶、量子计算、3D打印、机器人都还没有真正消费级应用的突破。
第三,国内外多数互联网企业业绩平平,甚至下滑,股市表现也不佳,不是所有,但是总体看这个趋势还是很明显的。
出现这种数字经济发展减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4G技术支持之下,互联网能够支持的产品,需求已经比较充分饱和,新一轮发展需要新的技术来支撑。
我们看刚才这个数字,简单看一看,互联网移动上网人数出现了停滞,大概在去年的年中的时候到达过一个高点,实际上活跃用户数是在下降的,最近几个月才刚刚开始走平,但是总数的增长现在看来是比较困难的。
到了2019年的11月份,因为此后疫情因素的影响,它的可比性是有问题的,我们就到了疫情前的这一个月,可以总体看我们在一个高峰上,但是逐渐有往下走的缓慢趋势。我们觉得再往下走也不可能,用户也很难再减,但是再往上增的难度也是很大的,这条黄线是增长率,我们看增长率已经掉到了差不多零左右了。
移动互联网上网人均时长也出现了停滞趋势,我们画的不够靠前,从2008年开始,我们人均上网的时长是一个非常陡的上升的趋势,大概在2016年开始,这个趋势比较平滑,从去年年初开始,人均上网时长基本上是停滞的,过去半年略有上升,但也是非常平的,大概6小时左右,最高到过6.3,现在到了6.2,这就是互联网上网的人均时长的表现。
我们刚才讲新产品的出现,特别巨头们再三讲的进入下半场,消费互联网是上半场,产业互联网是下半场。巨头们希望进入下半场还没见到那种希望的热闹场面,原因还是目前技术支撑是不够的,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连接的内容性质是很不相同的。
产业互联网连接的是一个一个很不相同的专业部门,它是一道一道的崇山峻岭,每一个山头不一样,每一个行业的特点不一样。消费互联网连接的是需求很相似的消费者,我们一个互联网面对C端的平台,面对消费者的平台,它是一马平川,对所有的消费者都是适用的,它连接的内容不一样。消费互联网主要连接的是信息,产业互联网连接的是信息加设备的实时状态,就是物联网,需要的通信能力和计算能力都是不可相比的。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一辆车,我们讲自动驾驶,它接受的信息要非常及时,如果时间延迟一秒,汽车时速80公里时,这车延迟一秒就出去了22米,我们可以想象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必定有交通事故发生。如果延迟可以在毫秒级别,同样的时速,这时它只跑出去几厘米,这样的自动驾驶的安全保障,我们觉得是可以被公众所接受的,所以它一定是需要很低很低的时间延迟保证,我们下半场需要的技术保证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数字产品的革命性创新,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撑?我们这儿讲两个最基本的,首先要有一个支撑移动物联网大规模连接的能力,我们有海量的机器类通讯,有很多传感器的高密度分布,需要大规模实时连接的能力,最典型的是智慧城市的建设。
对另外一类,我们刚才讲的,对时间要求非常准确、及时的这些行业来讲,我们是需要超高可靠,绝对不能出问题,非常低的时间延迟这样一种通信能力,这样可以满足很多行业更高标准的要求,比如工业生产线上对机器操作的精准,比如我们远程手术需要的精准度,还有刚才自动驾驶所要求的。
从新一代网络,产业互联网新的消费技术所需要的技术支撑来看,5G的应用前景,我还是要用这几个字,的确是激动人心的,还是非常可以期待的。
这时候我们再回头看看新基建。新基建的概念,从2018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之后,集中在几个方面,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最近又加上了数据中心建设,当然有人延伸了很多,我们觉得延伸没有边界了,我们还是用最准确的概念,讲新基建在这几个领域。
从支撑数字经济下半场的角度看,5G和5G+产业确实具有基础设施的性质,所以我本人还是认可,这一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回过来到底规模有多大,这也是大家争论的问题。
我们讲基础设施建设,讲一个方向,不讲数量,有时候是没有意义的。到底规模有多大?我本人没有研究,这是一个很技术性的研究,也是很费时间的研究,我转述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研究,大家也就姑且听之,看看它是怎样一个表述。
一个是工信部下属机构中国信通院的报告,未来五年,2020~2025年,5G商用将直接带动中国10.6万亿人民币的经济总产出,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是24.8万亿,更为重要的是,特别是我个人觉得很重要的是,它能够创造3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我就转述一个说法。
还有国际上多家咨询公司进行了综合的预测,他们的看法是对具体产品来讲的。如果2019年以后5G能够全面部署的话,到2025年,5G手机可能会累计达到50亿部,基站建设会达到650万,我转述一些有一定重要性和市场地位的机构的表述,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中国信通院的具体算法,这些亿是怎么算出来的,企业的网络建设多少,垂直行业设备投资多少,信息消费多少,信息服务带动多少终端消费等等,他算的也还挺有意思,有整有零,实际上这算是一个大的概念的算法。
总的来讲,从这些权威机构的算法来讲,5G信息基础建设和它带动了后续消费,数量还是可观的。前边不是我算的,我姑且说之,大家也就姑且听一听。
但是我相信什么呢?我相信下边这么几条,第一我相信我们有优势,第一我们有应用5G的较强能力,首先我们是提前部署,加快部署的。全国的5G基站建设规模已经接近了16万个,50个城市已经开启了5G商用,中国移动一家运营商的5G套餐用户,已经达到1000万人,另外我们在云数据中心资源的供给,比如阿里云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的云服务提供商,全球500个超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中,32%来自中国,仅次于美国的37%。这也是中美差距可以量化中间一个差距很小的领域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很快,我们的大平台企业,在和5G应用相关的领域,都是比较领先的,比如人脸识别,智能语音、智能终端、行业应用这些领域,已经有一些国家级的开放性创新平台,在加紧建设和运作。所以我们有优势,有应用5G的较强能力。
我们还有优势,我们有巨量的消费者和大规模的产业基础,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字经济是一个初始投资很多,但扩展用户规模的边际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它有非常清晰的规模经济优势。而中国的巨量消费者能支撑多个巨型平台的存在,可以同时达到规模经济的效应和竞争效应,还能同时实现多样化,产品迭代非常迅速,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因为平台性企业规模不够大,就没有竞争力。如果对一个市场不够大的用户群体来讲,达到规模效应以后,它会排除竞争者,所以又达不到竞争效应。所以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巨量消费者的国家来讲,仅仅国内的市场就可以允许多个巨型平台的存在。
第二个是我们有很大规模的实体产业,能够支持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因为产业互联网是一个一个领域在做,如果我们的产业规模不够大,因为平台的建设费用很高,服务用户不够多的话,从商业化运作的角度来讲,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了。
我们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平台,也能连接非常多的产业、企业和设备,使产业互联网的平台,在成本和效益方面是一个可行的选项,后面我们会举几个例子。大规模的产业还能支持生产服务性非常专业化的、数字化的发展,主要还是能够提供可观的用户。
比如深圳有超过6000家工业设计机构,能够提供非常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例如电子信息产品如手机,方案设计、外观设计、电路设计、结构设计、主板设计、手板设计、模具设计等,可以把一个不太大的产品分工得非常细,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越细经济效率也好。
分工细了以后,它只做一点点单品的价值量是不高的,所以它需要放量,需要有规模,所以背后有一个大的产业支持,专业服务商就可以变得非常的丰富、深入和细化。这也是大规模产业所支持的,我们相信我们还有优势,再往后我们有大数据,我们有机器学习,机器学习需要什么呢?需要不断输入巨量的数据,才能够来学习。我们在任何一个平台上,在制造业平台上,可以录入的供机器学习的数据,应该都是全球最大的,这也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还有什么优势呢?我们刚才讲到的专业化服务。比如办公座椅这个非常聚焦的、很具象的产品,中国的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600亿,全球80%的办公座椅是中国生产的。有了这么大的生产商,设计商就可以很专业化。
我去年去了光明家具,这个家具是一个很老牌的企业,每一个系列的家具,背后是一组设计商,时尚的、兼顾的、传统中式的、非常西方现代的,有不同的系列,每一个系列后边不是一个设计商,是一个体系的设计商。甚至有的椅子只设计椅背的舒适度,也可以要专门的设计商。
所以有了非常大规模的用户之后,生产服务企业可以做得非常专业化。这是一个企业的例子,我们有一个专家王晓红女士,她是专门做设计行业研究的,研究了很多很细的案例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她提供了一个专门做办公用椅一类的设计商,叫米朗设计。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一看,作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商,她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她需要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细致分工的匹配。
确实对这样企业来讲,如果只对一两家制造企业来讲,是达不到一个企业生存的数量标准,这个企业是直接面对几十家座椅的生产商来提供设计的,所以非常专业化,做得非常好,产品工具迭代,软件迭代都可以做得非常快。
我还相信我们有什么优势?我们有一批好企业,那么企业是真正数字时代整个产业发展的一个基础。它们不光有能力,还有价值观。我们在这一次危机中间,由于对网络空间的需求升级非常快,那么这些企业都是几天几十天时间,几乎每天在更新版本,每天在加速工作。
比如腾讯会议,其实它也赶的很巧,去年12月刚上线的,就赶上了这一次大规模的应用,它上线以后保持着非常快速的迭代,一百天更新了二十个版本,八天能够扩容超过十万台云主机,这些企业领域中间的工作的同事是非常辛苦的。
钉钉为了满足中小学教育的需要,持续升级了在线课堂的直播功能,支持直播、录播混合式的创新教学,在中小学开课以后,在阿里云也扩容了十万台的云服务器,我觉得这些企业大概已经不是996了,这些同事非常的辛苦在工作,为全国民众提供一个特殊时期,比较正常的可以运行的生产、生活、学习环境,所以我们有这样一批好的企业,既展示了能力,也展示了价值观。
还有一个企业向全球展示了我们数字企业的优秀度和责任感,我们有一批援鄂医疗队,陆续撤回去了。国内疫情的平稳和下降,全世界的疫情在爆发,那么国外的医院和医生对怎么应对新冠肺炎,经验积累是不够的,特别需要中国的援助,但显然我们远程去人的话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马云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阿里健康和钉钉就搭建了一个国际医生交流中心,非常快。援鄂医疗队往回撤的同时,他们就在做这件事情,他们让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医护工作者,能够实时交流最新的疫情防控的临床经验,而且他们用数字化的方式,他支持十一种语言,而且是AR的翻译。这样交流才可以没有障碍。各国的医务工作者既可以选择和中国医生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选择参加医院分享直播课堂,这个效果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在国际医生交流中心,直接就可以把它从AR,从任何语言翻译成中文或者翻译回去。杭州是我们援鄂医疗队量最大的一部分,他们的专家和国际医生交流,交流完以后,时间超出了原来定的时间,结束以后他们在群里还在继续地交流。做这件事情时,马云跟我说的时候,我还很不像话地问了一句,说你这收费吗?马云说我这是救命,我收什么费,在这个时候全球是一个共同体。
确实在全球展示了我们企业的责任感和能力,我们有一批好企业,我相信我们这些企业,将来有这种胸怀和情怀,将来的发展是很有前景的。
再回头看一下我们刚才最初提到的我们新基建也罢,5G产业也罢,新一代数字经济也罢,我们将来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
我们先说一下基本的定义,数字经济是有两种形态的,一个是5G产业化,5G手机、5G基站和5G应用中间的一些发展,还有一类应用是产业+5G。比如教育行业是存在的,有了5G以后,有新的教育形态出现。两大类中间我们简单看看这张图,这张图是不同的机构,它对美国2016年数字经济所占比重的一个估计,可以看出来差别非常大,BEA算的大概只有6.5%,这是我们中国信通院算的,超过58%。
算法上有一点差别,但是它根本的差别就是只算5G产业,还是把产业+5G两个产业都算上,从这张图上看,这是一张比较纯粹的5G产业,它的比重很低,这是一个比较满口径的5G产业加产业+5G,它的比重是很高的。
所以总体上来看,在数字产业经济时代,两种类型中,产业+5G,各类产业把5G技术加进去的应用,前景是更广泛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新一代技术基础之上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乐观预期。这是我们讲的问题。
在5G技术加持下,产业+5G的空间就很大了,数字消费应用有新的前景,产业互联网的应用有非常广泛的前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也有很好的前景,公共服务的应用也有很好的前景。我们有很多方面产业+5G的空间,这是我们讲的新一代技术基础,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下一步发展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