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至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以及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智慧中国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以“数字化转型——共识与策略”为主题,来自国家部委以及全国各省、市、区县的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主管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主流媒体等齐聚一堂。其中,28日主论坛有近八百名嘉宾到场,另有近六千人在各地同步收看直播。
本文系国脉董事长、首席研究员杨冰之先生于11月28日在“2019中国智慧年会”主论坛上的演讲,内容通过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国脉董事长、首席研究员 杨冰之】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同行,很高兴一年一度我们又在这里相聚,我们奔着学习、分享“数字化转型”这个话题而来。前天总理召开了“十四五”前期规划会议,昨天总理又开了营商环境条例的会议,这都和本次大会主题极其相关。今年年会的主题是“数字化转型——共识与策略”,我们的目的就是一起寻求共识、分享交流、探讨下步策略。
我分享的主题是“数字化转型:组织智慧再造之旅”。数字化转型必定要改造组织、增加组织智慧、重塑组织结构;数字化转型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绝非一蹴而就,是人类社会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的转变。下面谈谈我个人浅见,请各位专家、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一、 天问——来自新世界的入场券
现在有个新世界叫“数字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进入这一新世界的入场券。那么,得到入场券要做好的考题是什么?这时我们就要思考数据相关问题。数据如风、无处不在,有人的地方有数据,没人的地方也有数据;数据的力量越大越强,我们对数据的价值也愈发深深期待。
1. 数据天道(本源)究竟是什么?
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数据的天道或本源到底是什么?我们在搞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数据政府、建设各种各样的数据中心,那么数据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我们又要站在何种角度、用何种思维来认知和对待数据?
2.数据如水?
很早以前我就说“数据如水”。也有人认为数据像石油、金矿;还有人认为数据是社会发展的引擎;有人也认为它是推土机,可以把过去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制度障碍全部推掉;还有人认为数据是挖掘机,在不断发掘社会的价值。但我觉得,所有现实事务的类比都显示出我们思维的局限性,因为数据本身不是我们想象的、如实物一般的东西,它是一种特殊存在。我们对待数据,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探究,用动态的视角来观察,用关联的思维做好数据应用。当然面对数据我们还必须要有谦虚之心,我觉得自己对数据看得还不是很透,所以不断地观察和思考:数据到底是什么、该怎么走?
3.社会运行新角色:政府与市场,第三只手?
数据在社会运行中扮演了很多新角色,刚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老师讲过,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在过去几百年来都是两只手,一只是“政府”,一只是“市场”。但我们发现,今天出现了“第三只手”——“数据”。数据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运行中,使社会发展更加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
同时,数据也成了“第三只眼”。(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老师刚才反复强调个人隐私问题,中国大概是世界上摄像头最多、人均刷脸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被刷过脸(现在有些地方进社区都需刷脸等)。随着我们越来越透明,隐私问题就显得特别紧迫,我们不得不反思个人自由和隐私是多么宝贵和难得,因为数据这只眼睛比你还了解你,时刻在盯着你。
4. 数字化与现代化:一体两面抑或互相促进?
数字化转型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到底是什么关系?数据治理与四中全会所提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是什么关系?至少我感觉,做不好数据治理,就难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把数据治理能力提高到整个国家治理和体系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对待。
二、 时代与组织的困境及出路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因为我们的时代和组织出现了困境。
1.数据引发的现实挑战
首先是“三失”:(1)失灵,大部分制度和规则在逐渐失灵,经济学中的很多规则明显失效了。原因很简单,数据作为一个新变量加进去后,以前的公式都已不适用,以前是按二维空间来看的,现在出来一个三维空间,那过去的东西就失灵了;(2)发展失衡,区域、领域、组织发展有的快有的慢;(3)价值体系失重,很多东西过去很值钱,现在发现越来越不值钱,过去不值钱的东西反而开始逐渐值钱。
然后是“三重”,即重要、重大、重视。当今社会对数据已形成一种共识,数据越来越重要,数据价值越来越重大,各个部门、各个领导,包括企业对数据也越来越重视。
最后是“三难”。数据还是面临一系列困难,包括难以获取、难以治理、难以应用。
2. 传统组织面临的挑战
各种组织也面临巨大挑战,主要是过去的智慧、知识和经验正在加速失效。不是说过去经验不对,而是在新的环境下它用不上或不好用,因为工业时代的组织架构、思维方式、管理运营模式已不适应数据时代的发展,科层制很难面对庞大、网状的数据平台运行。
3. 传统信息化道路的终结
当前传统信息化模式已走不通,传统信息化的问题是数据质量较低、系统比较混乱、制度管理冲突、数据应用孤立、管理投入成本高、维护相对困难、应用不太方便、数据管理运营能力压力很大,此外数字资产化尤其困难,由于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数字资产问题,这样的道路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三、数字化转型:一个世界与时代的跃迁
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一个世界与一个时代的跃迁。我们的世界要从“物理世界”奔向“数字世界”,我们的时代要从“工业时代”迈进“数据时代”。以前软件行业有句很自豪的话叫“软件定义世界”,我认为现在应该是“数据驱动未来”。数据的价值、行为、角色在这个时代进一步提升。数据在替代很多东西,我们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我们要检查数据,把数据优化,进而优化流程、再造组织;数据不但能反射出现实世界的事物,也可以形成我们的孪生体,还可以创造新的物种。
这里我借用一篇网文很有意思的几句话:(1)“数据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现在数据资产到底值多少钱还比较难衡量,我们知道数据是资产,资产应该有它的价值特征,我们很多部门可能有几百亿条数据,但值多少钱说不清楚。(2)“我们已成为数据巨头的商品而不是用户”,应该既是用户又是商品,因为那些平台依靠我们提供的数据得以生存和发展,我们也通过平台获取了很多服务便利。(3)“数据所有权将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政治’议题”,数据权利体系问题会越来越明显。(4)“与其想赢过AI,不如把重点放在与AI的合作上”,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在某些方面的智力肯定是比AI差的。此外,还有“货币体系面临大变革,未来政府可能会针对信息征税”等等,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过多展开。
四、 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认知
我们对数字化转型要有一些基本认识。什么叫转型?“转”是方向性的,“型”是整体性、结构性的;为什么要转型?因为不转型只有死路一条;转型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我想这是一个集体行为,包括从上层领导到我们各位。
为什么转型这么紧迫?我认为现在正存在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窗,虽然我们称为“转型之旅”,但所给的转型机会其实并不长,中央早就提出我们现在面临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转型要非常深刻、全面、彻底,不仅仅是表层的,应该是结构性、体系性、制度性的从内到外的转型。
转型是一场生死之战,我们怎么做都不为过,传统世界在塌陷,在新的世界,要么卡位,要么逃生。是数字化转移还是转型?我认为是转型,因为我们要奔向新大陆。
五、 数字化转型目标与成功标志探讨
转型成功的基本标志是什么呢,一阶目标包括三个:一是数据资产清单(摸家底),二是产品数据含金量,三是网上在线服务能力。
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愿景,我也提出了三点:一是一切业务数字化和一切数据业务化。业务要转型、要数字化,数据也要支撑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二是一切资产数字化和一切数据资产化。资产要通过数据化方式更加灵活地进行组合、匹配、增值,当然数据也要资产化,即不断放大数字价值,使我们的资产报表里包含“数据资产”;三是组织智慧化+知识组织化。数字化转型最终一定是表现在组织层上,知识组织化是把大量人的经验和知识有序关联起来。
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标志是数据资产和数据资源最优化匹配的程度,运行状态应该是简约高效、数据主导、平台支撑。
六、 政府数字化转型之旅:中场策略与挑战
在我看来,目前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之旅已进入中场。主要特征是:过去主要是软硬件建设,特别是数据中心建设、云的建设,现在重点是关注数据;过去主要以建设为主,现在我们关注整合、运营;过去存在数据与业务的分离,现在开始要深入融合;过去拼硬实力和拼投资,现在拼的是软实力、智慧与思路。
政府数字化转型目标是什么?首先是“整体政府”,要把数字政府的定位说清楚,转型不是随便转到哪儿去,数字政府应助力政府,所以数字政府首先是“整体政府”,要做到整体一盘棋;然后是“智慧组织型政府”,最后是“数据赋能型政府”,不但要对外赋能,还要对内部赋能。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涵盖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结构性再造;手段有集成(系统集成)、数据融合、组织改革、业务创新、创造优势、数据关联、结构重构和业务再造等等。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也是一项结构性再造,要充分发挥好数据红利和技术红利,尤其是当前的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产品。
七、 数字化转型中场的三大战役与七场攻坚战
数字化转型已经度过前半场了,为什么继续呢?因为我们有很多工作没做好,比如数据资产不清、数据治理不到位、目录不清晰、数据未关联、业务流程未优化、数据治理权责不清清晰、四张清单不标准规范等。在数字化转型中场,要打好三大战役、七大攻坚战。
数字化转型三大战役:(1)数据之战,我们要做好数据治理与应用,确保数据的价值、发挥其质量,做好数据的资产化和运营工作;(2) 软件与平台之战,过去的系统和软件还需要大的整合和优化调整,要整合优化组织结构,提升平台支撑能力;(3) 组织与制度之战,进行组织转型需要有一个很强大、高效的组织实施能力,要能动员大家开展工作,做到数据业务的完全融合。
数字化转型七场攻坚战:(1) 最小颗粒度:数据的基本要素,数据融合创新前提;(2) 标准化:降低数据交换成本的必要手段;(3) 供需认责:数据制度性建构,数据流动性与价值实现之道;(4) 业务再造:按照数据逻辑改造业务体系;(5) 权限体系:数据参与者的角色分类与责任清单(现在我们很多地方还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6) 组织再造:集合各方力量携手推进,管理与运营同步;(7) 架构升级:启用新架构的力量之源(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
我们要补短板,包括数据、标准、制度、运营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当然还有意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问题。
八、 国脉数字化转型实践:五个方面和四点经验
国脉参与了不少政府、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同时也正积极推进自身内部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从OA到内部赋能平台(工作学习管理和协作);(2)数据资产与数据行为记录(一切行为数据化与及时记录);(3)流程再造到秒发行为;(4)充分分享与信息流动;(5) 资源整合与跨部门协作。
从实践中,我们归纳出四点经验:(1)一把手抓、全局带动,国脉的内部转型,由我(国脉集团董事长)本人主抓;(2)统一平台、重构系统;(3) 数据引导、业务再造;(4) 以人为本、激励应用。目标是建立赋能共益组织,即智慧组织,确保我们的数据无处不在、智慧时时相伴、服务主动推送。
九、 对实施的十大挑战
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这里给出了十点:(1)数据思维还是业务思维:老思路玩不出新花样;(2)单项能力还是综合能力:软件、数据、规则、业务、项目等;(3)切入点选择:重点把握和整体推进;(4)规则选择:创新规则VS遵循规则;(5)导向选择:目标导向还是问题导向;(6)确定需求:真实需求还是表层需求;(7)短中长期平衡策略;(8)内与外部资源利用;(9)技术与业务关系;(10)数据赋能与效果评估。
十、 关于数据与智慧的共识探讨
最后讲下关于数据和智慧的共识探讨:(1)智慧新来源。数据和智慧是什么关系?以数据来发现智慧、知识、人类理性所不知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2)变量作用。数据作为变量与其他要素融合,源源不断形成新智慧;(3)认知拓展。我们要扩展自己的认知空间,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再到“宇宙数据(量子)观”;(4)社会动力。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世界,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过去的“材料”到工业时代的“能源”,再到今天的“数据(加工组合)”。
共识有几点看看是否达成呢?包括发展的基础变了,参照系和价值体系变了,加速度进化,传统优势已经不再,我们已进入一个重组和转换的时代等,当然最关键的共识就是数据正在强势崛起。
最后我想以习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的一段话来描述我对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认识,觉得他的讲话和数字化转型的工作特别像。总书记说“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个领域的改革与改进的联动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整体效果”。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正处数字化转型时刻,相信也预祝大家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好成绩。谢谢大家!
申明:本文版权归国脉互联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授权。
附: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依托"产品+咨询+数据+标准"框架,构建"管治支撑MS、数据标准DM、数据共享DNA、业务协同MAT、组织进化IEP"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注:获取更多会议资讯及嘉宾演讲资料,欢迎登录“2019智慧中国年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