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在塑造未来数字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贵州、青海、甘肃、内蒙古、云南等省市自治区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驱动下,正呈现出新气象,政府效率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大数据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以贵州为代表的、经济社会发展曾相对滞后的省市,发挥优势、瞄准机遇、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贵州、青海、甘肃、内蒙古、云南等省市自治区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驱动下,正呈现出新气象,政府效率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发展大数据 贵州从“经济洼地”到“增长高地”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曾是外界对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的印象。人均GDP全国列末,经济总量、工业化程度系数、城镇化率、人均财政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排位均倒数或垫底……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在全国地理海拔上处在相对高度,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却是一块低洼地。
为此,贵州省“填谷造峰”,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机遇,面向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求,以大数据应用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引领,坚持“应用驱动、创新引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聚焦高端、确保安全”,通过改革、开放、创新,挖掘数据资源价值,集聚大数据技术成果,形成大数据企业集群,全面提升大数据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大数据技术创新能力和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建成全国领先的大数据资源集聚地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示范基地,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大数据战略行动的方向,把壮大数字经济主体产业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中之重,形成新供给,培育新动能。
奔跑,从此开始。地处西南的贵州省与大数据“比肩而立”,成为全国大数据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九次方大数据与贵阳市政府共建国内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模式上迈出了创新性的一步。
目前,贵州交出的成绩单格外亮眼: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4%,居全国第三位,这是贵州经济增速连续26个季度保持全国前三的位次;贵州农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一、第二和第三。“多彩贵州”、“大数据”、“高铁枢纽”、“天眼”、“爽爽的贵阳”……外界对贵州的认知,开始有了越来越多“新标签”。
大数据布局 青海由经济小省变身生态大省
从全国经济总量占比、产业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等经济指标比较,青海是经济小省。但是,青海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又决定了它将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大省。顺应经济、社会和生态内在发展规律,把握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共生演进发展,是促进青海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影响大、贡献大、责任大、价值大……虽是经济小省,但青海在全国生态格局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极为突出。为同时打好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两张牌,青海将目光转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将其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印发《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出台《关于促进云计算发展培育大数据产业实施意见》、《青海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为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不少人眼中,青海发展大数据、建大数据中心,不过是赶风头、凑热闹罢了。然而,青海生态条件优越,气候凉爽,电力充足,区位优势突出,省内大部分区域具备建设数据中心的所有优势。青海将潜在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高原大地的实践中开花结果。
青海发展大数据的脚步逐渐提速:青海省绿色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九次方大数据共同出资组建青海省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在世界“第三极”打造青藏高原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1+N+n”云平台及“四朵云”政务平台,“生态之窗”环保云、青海电力大数据平台、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青海旅游大数据平台投入使用……
于此同时,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上,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足音铿锵:2012年-2016年,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和11.5%,全省下达草原生态奖补资金130亿元,收益牧户76.5万户,三江源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9%。
数字经济的发展,加上“一带一路”重大的历史机遇,使得青海生态与经济社会在功能和效益上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为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提供科学路径。
聚焦数字经济 甘肃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甘肃省委书记林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甘肃是我国西部一个欠发达的省份,到2015年末,贫困的发生率仍然达到14.2%,除了西藏就是甘肃,比全国高出8.5个百分点。这有自然的、社会的原因。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所以经济上相对发展落后。
甘肃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原”字号产品多,“初”字号产业比重大。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下功夫。
随着大数据遍地开花,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省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落脚点,甘肃这个传统工业制造大省迎来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期。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将大数据定性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打出向西开放的数字化“组合拳”,努力把甘肃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通道,向中西亚、中东欧及蒙古的通信枢纽和区域输出大数据服务。
由九次方大数据与甘肃国投、白银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甘肃丝绸之路大数据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甘肃省把握大数据时代先机,抢占“一带一路”沿线大数据经济的桥头堡。丝绸之路大数据有限公司成为“甘肃省工业4.0大数据平台”搭建与运营的中坚力量,运用工业大数据激活传统制造业,破解有色、电力、机械等传统产业发展困境,掀起甘肃省工业变革风暴。
对于甘肃来说,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发展数字经济是一个缩小差距、提升社会效率的绝佳契机。2017年8月,全国各省信息产业指数增速最高的是海南、云南、甘肃和宁夏,数字信息产业呈现出欠发达省份“赶超”发达省份的现象。可见,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拉平了各省之间的差距。
借助独特的区位、政策和资源优势,汇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治经济、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民生等海量数据,通过加工、融合、脱敏和加密,形成独一无二的、可持续运营的丝绸之路大数据资产,甘肃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发展黄金期。
发力数字化变革 丽江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
旅游业被视为云南省丽江市的“生命产业”。旅游业对丽江的经济发展有多重要?下面一组数字或可窥见一斑。据丽江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2016年丽江市旅游接待情况显示,2016年旅游总收入合计608.76亿元,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丽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不可否认,丽江有令人向往的“红”,也有为人所诟的“黑”,但无论怎样,这个鲜活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故事”,一路载誉伴议走来,始终受得起夸赞,能够承得住批评。在洞悉大数据价值之后,丽江开始了绚烂的创新蝶变,以刮骨疗毒的决心,铁腕治理丽江旅游市场,重塑丽江旅游形象。
按照丽江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为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从去年年底,丽江曾先后跟阿里巴、腾讯、华为、九次方大数据等合作方进行磋商,并最终确定与九次方大数据公司合作,成立丽江市旅游大数据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丽江旅游大数据中心项目,研发丽江旅游大数据综合治理平台、丽江旅游诚信建设平台等,拉开了丽江旅游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序幕。
如今,旅游大数据已经开始开花结果:中国旅游大数据城市应用样板正在逐渐成型,这对全国旅游探索运用大数据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并且也将成为其他产业与大数据结合的优秀实践案例;投资千万元的旅游大数据创新应用展示中心、丽江旅游大数据中心于今年年中试运行,成为丽江市旅游大数据应用服务与成果展示的窗口;城市综合治理智能化取得重大突破,融合智能预警、科学预测、辅助决策和联动应急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治理及服务大数据平台落成;此外,旅游大数据研发应用平台、建设总投资约38亿元的丽江大数据产业园等纷纷落地……
丽江旅游业的数字化变革,不只给游客带来便利,为推进丽江产业提质增效、经济赶超跨越注入新的动力,更为其“蝶变”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借助大数据之手,丽江市将进一步提高旅游标准化管理水平,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旅游监管方式,提升丽江旅游品质和形象,推动丽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国旅游新业态。
大数据赋能 内蒙古与时俱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在人们印象中满是大草原的内蒙古,似乎同时意味着欠发达,然而事实上,内蒙古的经济成就早已超过很多东部省份:2016年,内蒙古经济总量位于全国中游、西部省区前列,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第六位;原煤、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能产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稀土新材料、云计算、单晶硅等产业规模全国第一;铁路营运里程全国第一;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从依靠“羊煤土气”提升经济,到如今延长资源型产业链、做好资源转化增值的大文章;从“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到构筑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内蒙古这骏马,与时俱进,以大数据结合当地优势产业特色,提升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对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大数据就是内蒙古实现赶超的大战略、大产业、大机遇和大红利。
在2016年10月获批建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7个省市中,内蒙古颇具代表性。它是首个进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范畴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成为国家大数据试验区后,如何找到撬动大数据应用的杠杆,成为内蒙古构建北方大数据基地的重点。为寻求完美嫁接内蒙古当地优势产业的大数据平台,内蒙古自治区开启了与九次方大数据的合作之路。
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支持下,九次方大数据与呼和浩特市政府、乌兰察布市政府分别成立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公司、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发展公司,通过数据资产运营,促进数据资产变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内蒙古由传统资源大省向大数据产业转型升级。
内蒙古已经打响构建“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丝绸之路数据港、数据政府先试区、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区、世界级大数据产业基地”的发令枪。大数据,赋能实体经济,赋能内蒙古自治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