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构建数据财政提供了良好基础。数据财政是一种政府通过公共数据运营和数据税征收获得收入,并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民共享数字红利的财政体制。建设数据财政能够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下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支平衡、数据开发利用和收入分配调节等的需求。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导向下,公共数据开放与再利用的运营市场可分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两级市场的制度建构面临各自的工作重点。一级市场的制度建设针对原始公共数据,侧重数据的开放与授权问题,二级市场的制度建设则针对衍生公共数据产品或服务,侧重关注多方主体关于公共数据市场化开发与加工后的收益分配问题。
2024年6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和数字税收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财政政策论坛2024年第10期(总第18期)——“数字经济下财税体制建设”在线上召开。朱扬勇作为本次论坛的研讨嘉宾,探讨了数据财政建设的必要性、数据财政收入实现的可能环节以及数据财政制度建立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下文整理自朱扬勇在论坛上的发言。
随着我国加速迈入数字经济时代,公共数据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的关键推动力,公共数据有偿使用价值分配的探索性研究对加快推进数据要素配置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试点性探索,北京、深圳、浙江、杭州、宁波、长春等省市相继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政策,但在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和价值分配实践中,如何有效激发市场经济价值、增强流通供给动力、有效平衡分配差距等方面诸多问题亟待研究。
公共数据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来源,对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公共数据运营中存在多种形态,但都没有发挥财政在数据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多样化功能,缺少与公共数据运营匹配的财政制度,现有财政“只出不入”的投资运营模式不可持续,数据财政的理念概念和实践探索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提出包括投入、价值形成、收益分配三个环节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公共数据运营中数据财政的构建逻辑,对现实中的多样化数据财政政策工具、可选模式匹配性等问题进行思考,总结了公共数据运营中“多对多”的数据财政模式,最后提出了树立公共数据运营中数据财政概念和地位、形成数据财政工具包、紧密配合数据市场建设其它工作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近段时间,北京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信数联”)忙于接待各类地方国企老总的拜访。清华大学中国电子数据治理联合研究院产业政策专家、融信数联首席研究员崇滨博士,正带领着团队夜以继日地为他们做数据盘点和质量评价等工作。而究其原因,是各级、各地政府,央、国企负责人纷纷想要从现有“土地财政”模式之外,再“开源”出一条新的财路。
政府既是数据要素市场的监管者,也是公共数据的持有者和供给者。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有序充分释放大体量、高价值的公共数据成为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突破口。2023年11月,某市拍卖“政务数据资源”特许经营权,被誉为开启超万亿“数据财政”进程的“第一拍”。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何谓数据财政?数据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