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在加速构建完善产业数字金融生态,金融机构加快创新开发基于数据资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国家“数据二十条”的发布,正式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引入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政策版图之中。同时,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热情日益高涨,各地数据交易机构和潜在数商都将目光瞄准了公共数据这一类重要数据资源的流通,由此开启了全国各地政府对公共数据新一轮流通制度的探索和建设。
不久前,国内首单基于可信数据资产基础设施 DCB(以下简称"DCB")的数据资产增信融资业务在上海落地,全国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业务的额度也在沪创下新高。从增信贷款、质押融资,到保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沪上金融业正通过各种数据资产创新应用,探索数据资产融资新方式,加速释放数据资产作为核心标的物的经济价值。
基于过去三年金融科技发展现状,2022年初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提出了新的规划和提高的方向。《规划》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将推动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十四五"期间,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相关监管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科技应用能力金融领域。金融行业在经历了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阶段后,目前逐步向智能化迈进。
2021未来交易银行峰会将于7月22-23日落地上海。本次论坛以"探索数智时代银行对公业务的转型与创新之路"为主题,针对市场监管与市场竞争、金融科技技术的应用、创新产品服务体系以及一体化运营管理能力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而详实地讨论。
由不良资产行业观察&通达金融发起的一年一度行业盛会“第七届中国特殊资产管理与破产重整高峰论坛”将于2021年7月15日-16日在上海召开,为期2天的论坛将围绕着“化解存量 防范增量”主题开展前沿司法实践与前沿学术,产业资本与AMC行业的观点碰撞。
据有关统计,2003年到2017年间,全球前20大银行占据了全球银行业95%的利润,其它90%的银行都在剩余5%利润里徘徊。最佳业绩表现的组织,将保持长期稳定。反过来,表现稳定的银行或公司不仅将保持长期的良好业绩,也有机会改善自己在行业中的排名。换言之,稳定是长期战略的重心。
为落实国务院有关复工复产和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决策部署,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中小企业,3月19日,工信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和金融行业对信息技术的高度依赖,金融业正在经历着历史性巨变,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智慧银行、开放银行等新模式相继诞生,各类金融机构均迎来数字化转型。
最近10年,几乎所有行业都或多或少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对数据具有强依赖的金融行业尤为明显。 不过,在这次技术赋能浪潮中,很多金融机构与企业在数据建设上依然比较落后,存在诸多问题。
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发挥数据价值,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中国银监会起草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
本届峰会在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已于2017 年09 月14至15日在北京东方美爵酒店圆满落下帷幕。
中国大数据技术先锋108将"高端人物访谈第4期:冯锦刚:大数据技术是金融机构的火箭助推器.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线上线下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都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其主流风控策略主要以央行征信报告为主要数据源,以专家经验或专家规则为评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