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聚类
前几章我们学习了如何构建分类系统,使用的是已经标记好类别的数据集进行训练:
训练完成后我们就可以用来预测了:这个人看起来像是篮球运动员,那个人可能是练体操的;这个人三年内不会患有糖尿病。
可以看到,分类器在训练阶段就已经知道各个类别的名称了。那如果我们不知道呢?如何构建一个能够自动对数据进行分组的系统?比如有1000人,每人有20个特征,我想把这些人分为若干个组。
这个过程叫做聚类:通过物品特征来计算距离,并自动分类到不同的群集或组中。有两种聚类算法比较常用:
k-means聚类算法
我们会事先告诉这个算法要将数据分成几个组,比如“请把这1000个人分成5个组”,“将这些网页分成15个组”。这种方法就叫k-means,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讨论。
层次聚类法
对于层次聚类法,我们不需要预先指定分类的数量,这个算方法会将每条数据都当作是一个分类,每次迭代的时候合并距离最近的两个分类,直到剩下一个分类为止。因此聚类的结果是:顶层有一个大分类,这个分类下有两个子分类,每个子分类下又有两个子分类,依此类推,层次聚类也因此得命。
在合并的时候我们会计算两个分类之间的距离,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下图中的A、B、C三个分类,我们应该将哪两个分类合并起来呢?
单链聚类
在单链聚类中,分类之间的距离由两个分类相距最近的两个元素决定。如上图中分类A和分类B的距离由A1和B1的距离决定,因为这个距离小于A1到B2、A2到B1的距离。这样一来我们会将A和B进行合并。
全链聚类
在全链聚类中,分类之间的距离由两个分类相距最远的两个元素决定。因此上图中分类A和B的距离是A2到B2的距离,最后会将分类B和C进行合并。
平均链接聚类
在这种聚类方法中,我们通过计算分类之间两两元素的平均距离来判断分类之间的距离,因此上图中会将分类B和C进行合并。
下面让我们用单链聚类法举个例子吧!
我们来用狗的高度和重量来进行聚类:
在计算距离前我们是不是忘了做件事?
标准化!我们先将这些数据转换为修正的标准分。
然后我们计算欧几里德距离,图中高亮了一些最短距离:
根据下面的图表,你能看出哪两个品种的距离最近吗?
如果你看出是Border Collie和Portuguese Water Dog最近,那就对了!
计算过程
第一步:我们找到距离最近的两个元素,对他们进行聚类:
第二步:再找出距离最近的两个元素,进行聚类:
第三步:继续重复上面的步骤:
第四步:继续查找距离最近的元素,发现Border Collie已经属于一个分类的,因此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合并:
这叫树状图,可以用来表示聚类。
动手实践
你能在下图的基础上继续完成聚类吗?
解答
编写层次聚类算法
我们可以使用优先队列来实现这个聚类算法。
什么是优先队列呢?
普通的队列有“先进先出”的规则,比如向队列先后添加Moa、Suzuka、Yui,取出时得到的也是Moa、Suzuka、Yui:
而对于优先队列,每个元素都可以附加一个优先级,从队列中取出时会得到优先级最高的元素。比如说,我们定义年龄越小优先级越高,以下是插入过程:
取出的第一个元素是Yui,因为她的年龄最小:
我们看看Python中如何使用优先队列:
在进行聚类时,我们将分类、离它最近的分类、以及距离插入到优先队列中,距离作为优先级。比如上面的犬种示例,Border Collie最近的分类是Portuguese WD,距离是0.232:
我们将优先队列中距离最小的两个分类取出来,合并成一个分类,并重新插入到优先队列中。比如下图是将Border Collie和Portuguese WD合并后的结果: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队列中只有一个元素为止。当然,我们插入的数据会复杂一些,请看下面的讲解。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数据文件是CSV格式的(以逗号分隔),第一行是列名,第一列是犬种,第二列之后是特征值:
我们用Python的列表结构来存储这些数据,data[0]用来存放所有记录的分类,如data[0][0]是Border Collie,data[0][1]是Boston Terrier。data[1]则是所有记录的高度,data[2]是重量。特征列的数据都会转换成浮点类型,如data[1][0]是20.0,data[2][0]是45.0等。在读取数据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此外,我们接下来会使用“下标”这个术语,如第一条记录Border Collie的下标是0,第二条记录Boston Terrier下标是1等。
初始化优先队列
以Border Collie为例,我们需要计算它和其它犬种的距离,保存在Python字典里:
此外,我们会记录Border Collie最近的分类及距离:这对犬种是(0, 8),即下标为0的Border Collie和下标为8的Portuguese WD,距离是0.232。
距离相等的问题以及为何要使用元组
你也许注意到了,Portuguese WD和Standard Poodle的距离是0.566,Boston Terrier和Brittany Spaniel的距离也是0.566,如果我们通过最短距离来取,很可能会取出Standard Poodle和Boston Terrier进行组合,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我们才会使用元组来存放这对犬种的下标,以作判断。比如说,Portuguese WD的记录是:
它的近邻Standard Poodle的记录是: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元组来判断这两条记录是否是一对。
距离相等的另一个问题
在介绍优先队列时,我用了歌手的年龄举例,如果他们的年龄相等,取出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可以看到,如果年龄相等,优先队列会根据记录中的第二个元素进行判断,即歌手的姓名,并按字母顺序返回,如Avaka会比Moa优先返回。
在犬种示例中,我们让距离成为第一优先级,下标成为第二优先级。因此,我们插入到优先队列的一条完整记录是这样的:
重复下述步骤,直到仅剩一个分类
我们从优先队列中取出两个元素,对它们进行合并。如合并Border Collie和Portuguese WD后,会形成一个新的分类: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新的分类和其它分类之间的距离,方法是对取出的两个分类的距离字典进行合并。如第一个分类的距离字段是distanceDict1,第二个分类的是distanceDict2,新的距离字段是newDistanceDict:
经过计算后,插入到优先队列中的新分类的完整记录是:
代码实践
你能将上面的算法用Python实现吗?你可以从hierarchicalClustererTemplate.py这个文件开始,完成以下步骤:
编写init方法,对于每条记录:
计算该分类和其它分类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找出该分类的近邻;
将这些信息放到优先队列的中。
编写cluster方法,重复以下步骤,直至剩下一个分类:
从优先队列中获取两个元素;
合并;
将合并后的分类放回优先队列中。
解答
注意,我的实现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你可以写出更好的!
运行结果和我们手算的一致:
动手实践
这里提供了77种早餐麦片的营养信息,包括以下几项:
麦片名称
热量
蛋白质
脂肪
纳
纤维
碳水化合物
糖
钾
维生素
请对这个数据集进行层次聚类:
哪种麦片和Trix最相近?
与Muesli Raisins & Almonds最相近的是?
数据集来自:http://lib.stat.cmu.edu/DASL/Datafiles/Cereals.html
结果
我们只需将代码中的文件名替换掉就可以了,结果如下:
因此Trix和Fruity Pebbles最相似(你可以去买这两种麦片尝尝)。Muesli Raisins & Almonds和Muesli Peaches & Pecans最相似。
好了,这就是层次聚类算法,很简单吧!
k-means聚类算法
使用k-means算法时需要指定分类的数量,这也是算法名称中“k”的由来。
k-means是Lloyd博士在1957年提出的,虽然这个算法已有50年的历史,但却是当前最流行的聚类算法!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k-means聚类过程:
我们想将图中的记录分成三个分类(即k=3),比如上文提到的犬种数据,坐标轴分别是身高和体重。
由于k=3,我们随机选取三个点来作为聚类的起始点(分类的中心点),并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识。
然后,我们根据其它点到中心点的距离来进行分配,这样就能将这些点分成三类了。
计算这些分类的中心点,以此作为下一次计算的起始点。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中心点不再变动,或迭代次数超过某个阈值为止。
所以k-means算法可概括为:
随机选取k个元素作为中心点;
根据距离将各个点分配给中心点;
计算新的中心点;
重复2、3,直至满足条件。
我们来看一个示例,将以下点分成两个分类:
第一步 随机选取中心点
我们选取(1, 4)作为分类1的中心点,(4, 2)作为分类2的中心点;
第二步 将各点分配给中心点
可以用各类距离计算公式,为简单起见,这里我们使用曼哈顿距离:
聚类结果如下:
第三步 更新中心点
通过计算平均值来更新中心点,如x轴的均值是:
(1 + 1 + 2) / 3 = 4 / 3 = 1.33
y轴是:
(2 + 4 + 3) / 3 = 9 / 3 = 3
因此分类1的中心点是(1.33, 3)。计算得到分类2的中心点是(4, 2.4)。
第四步 重复前面两步
两个分类的中心点由(1, 4)、(4, 2)变为了(1.33, 3)、(4, 2.4),我们使用新的中心点重新计算。
重复第二步 将各点分配给中心点
同样是计算曼哈顿距离:
新的聚类结果是:
重复第三步 更新中心点
分类1:(1.5, 2.75)
分类2:(4.5, 2.5)
重复第二步 将各点分配给中心点
重复第三步 更新中心点
分类1:(1.5, 2.75)
分类2:(4.5, 2.5)
可以看到中心点并没有改变,所以计算也就结束了。
当中心点不再变化时,或者说不再有某个点从一个分类转移到另一个分类时,我们就会停止计算。这个时候我们称该算法已经收敛。算法运行过程中,中心点的大幅转移是在前几次迭代中产生的,后面的迭代中变动的幅度就会减小。也就是说,k-means算法的重点是在前期迭代,而后期的迭代只是细微的调整。
基于k-means的这种特点,我们可以将“没有点发生转移”弱化成“少于1%的点发生转移”来作为计算停止条件,这也是最普遍的做法。
k-means好简单呀!
扩展阅读
k-means是一种最大期望算法,这类算法会在“期望”和“最大化”两个阶段不断迭代。比如k-means的期望阶段是将各个点分配到它们所“期望”的分类中,然后在最大化阶段重新计算中心点的位置。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前去阅读维基百科上的词条。
登山式算法
再继续讨论k-means算法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登山式算法。
假设我们想要登上一座山的顶峰,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在山上随机选取一个点作为开始;
向高处爬一点;
重复第2步,直到没有更高的点。
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合理,比如对于下图所示的山峰:
无论我们从哪个点开始攀登,最终都可以达到顶峰。
但对于下面这张图:
所以说,这种简单的登山式算法并不一定能得到最优解。
k-means就是这样一种算法,它不能保证最终结果是最优的,因为我们一开始选择的中心点是随机的,很有可能就会选到上面的A点,最终获得局部最优解B点。因此,最终的聚类结果和起始点的选择有很大关系。但尽管如此,k-means通常还是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果的。
那我们如何比较不同的聚类结果呢?
误差平方和(SSE)
我们可以使用误差平方和(或称离散程度)来评判聚类结果的好坏,它的计算方法是:计算每个点到中心点的距离平方和。
上面的公式中,第一个求和符号是遍历所有的分类,比如i=1时计算第一个分类,i=2时计算第二个分类,直到计算第k个分类;第二个求和符号是遍历分类中所有的点;Dist指代距离计算公式(如曼哈顿距离、欧几里得距离);计算数据点x和中心点ci之间的距离,平方后相加。
假设我们对同一数据集使用了两次k-means聚类,每次选取的起始点不一样,想知道最后得到的聚类结果哪个更优,就可以计算和比较SSE,结果小的效果好。
下面让我们开始编程吧!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代码。
犬种数据用表格来展示是这样的,身高和体重都做了标准化:
因为需要按列存储,转化后的Python格式是这样的:
我们在层次聚类中用的也是此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方便地应用不同的数学函数。比如计算中位数和计算标准分的函数,都是以列表作为参数的:
__init__函数首先将文件读入进来,按列存储,并进行标准化。随后,它会选取k个起始点,并将记录中的点分配给这些中心点。kCluster函数则开始迭代计算中心点的新位置,直到少于1%的点发生变动为止。
程序的运行结果如下:
聚类结果非常棒!
动手实践
用上面的聚类程序来对麦片数据集进行聚类,令k=4,并回答以下问题:
甜味麦片都被聚类到一起了吗,如Cap’n’Crunch, Cocoa Puffs, Froot Loops, Lucky Charms?
麸类麦片聚到一起了吗,如100% Bran, All-Bran, All-Bran with Extra Fiber, Bran Chex?
Cheerios被分到了哪个类别,是不是一直和Special K一起?
再来对加仑公里数的数据进行聚类,令k=8。运行结果大致令人满意,但有时候会出现记录数为空的分类。
我要求聚类成8个分类,但其中一个是空的,肯定代码有问题!
我们用示例来看这个问题,假设需要将以下8个点分成3个类别:
我们选取1、7、8作为起始点,因此第一次聚类的结果是:
随后,我们重新计算中心点,即下图中的加号:
这时,6离蓝色中心点较近,7离绿色中心点较近,因此粉色的分类就为空了。
所以说,虽然我们指定了k的值,但不代表最终结果就会有k个分类。这通常是好事,比如上面的例子中,看起来就应该要分成两类。如果有1000条数据,我们指定k=10,但结果有两个为空,那很有可能这个数据集本来就该分成8个类别,因此可以尝试用k=8来重新计算。
另一方面,如果你要求分类都不为空,那就需要改变一下算法:当发现空的分类时,就重新指定这个分类的中心点。一种做法是选取离这个中心点最远的点,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发现粉色分类为空,就将中心点变为点1,因为它离粉色中心点最远。
k-means++
前面我们提到k-means是50年代发明的算法,它的实现并不复杂,但仍是现今最流行的聚类算法。不过它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在算法一开始需要随机选取k个起始点,正是这个随机会有问题。有时选取的点能产生最佳结果,而有时会让结果变得很差。k-means++则改进了起始点的选取过程,其余的和k-means一致。
以下是k-means++选取起始点的过程:
随机选取一个点;
重复以下步骤,直到选完k个点:
计算每个数据点(dp)到各个中心点的距离(D),选取最小的值,记为D(dp);
根据D(dp)的概率来随机选取一个点作为中心点。
我们来讲解一下何为“根据D(dp)的概率来随机选取”。假设选取过程进行到一半,已经选出了两个点,现在需要选第三个。假设还有五个点可供选择,它们离已有的两个中心点的距离是:
Dc1表示到中心点1的距离,Dc2表示到中心点2的距离。
我们选取最小的距离:
然后将这些数值转化成总和为1的权重值,做法就是将每个距离除以距离的和(20),得到:
我们可以通过转盘游戏来理解:
比如我们扔个球到这个转盘里,它停在哪个颜色就选取这个点作为新的中心点。这就叫做“根据D(dp)的概率来随机选取”。
比如我们有以下Python数据:
然后来编写一个函数来完成选取过程:
如果这个函数运行正确,我们选取100次的话,其中25次应该是dp1,40次是dp2,10次是dp3,15次是dp4,10次是dp5。让我们来测试一下:
结果是符合预期的!
k-means++选取起始点的方法总结下来就是:第一个点还是随机的,但后续的点就会尽量选择离现有中心点更远的点。
好了,下面让我们开始写代码吧!
代码实践
你能用Python实现k-means++算法吗?k-means++和k-means的唯一区别就是起始点的选取过程,你需要做的是将下面的代码:
替换为:
你的任务就是编写这个函数!
解答
安然事件
你应该还对这件事有些印象吧?安然公司曾是一家超大型企业,有着千亿元的收入和两万名员工(微软只有220亿收入)。由于管理体制的破败和受贿,包括人为制造能源危机致使加州大停电,安然公司最终面临破产,大批人员被判入狱。有一部名为“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的纪录片,读者可以到Netflix或亚马逊上观看。
安然事件的确挺有趣的,不过这和数据挖掘有什么关系呢?
在调查过程中,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收获了60万封公司内部邮件。这些邮件可以从网络上下载: >
https://www.cs.cmu.edu/~./enron/
我们来用其中的一小部分数据来举例,下表整理了一些公司人员互通邮件的次数:
可以在这里下载缩减后的数据集。完整的数据在这里,超过300MB。
动手实践
你能使用层次聚类算法将这些人分成若干类别吗?
解答
我们会通过两个人收发邮件的对象来计算相似度。比如我经常和Ann、Ben、Clara等人通信,你也一样,那么我俩就是相似的:
但如果将你我之间的通信也计算进去:
可以看到,你向我发送了190次邮件,而我只向自己发送了2封邮件。用欧几里得距离来计算的话,在不包含me和you这两列时,我们的距离是46,包含后距离是269!因此在计算两人的距离时需要排除这个因素:
得到的层次聚类结果是:
我还用k-means++算法进行了聚类,结果是:
这些结果很有趣,比如分类5中大都是贸易人员,分类7中则多是管理层。
安然数据中还能挖掘出很多有趣的模式,去下载完整的数据集进行尝试吧!
你也可以对其它数据集进行聚类,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
最后,恭喜完成第八章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