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随着疫苗事件的曝光与发酵,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一直位居舆论焦点榜首。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已成为公众最为关切的公共安全问题,它既与国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也涉及到我国食品药品产业在国际上的声誉,极大地影响当今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近日,有智库专家建议:用大数据应对“疫苗、毒胶囊、三鹿奶粉”等事件,成立国内首个食品药品安全大数据研究院的可行性分析。本期河北电子政务公众号编发智库专家刘顺海的建议,并致力于在河北省创办国内首家“食药安全大数据研究院”,以期引起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及同行的关注、重视和支持。(研究会●联盟秘书处 DG)
刘顺海:成立国内首个食品药品安全大数据研究院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家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安全无处不在。维护公共安全,必须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推进思路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即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因此,把大数据、互联网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可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2015年6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效手段。会议确定,一是加快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推动政府信息开放共享,凡事关群众办事的程序和要求,凡依法应予公开的政务信息,都要上网公开。用好网络等新媒体,为企业和群众服务。二是推进市场主体信息公示,依法及时上网公开行政许可、处罚等信息,建设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动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大力发展信用服务业。三是在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引入大数据监管,主动查究违法违规行为。用政务“云”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效率、造福广大群众。
大数据正在成为“互联网+”行动的一个亮点,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和战略性资源。特别是大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营销、共享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审视世界的方法,它打破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专业化分工,提升了工作效率,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依托,掀起了全新的产业革命。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充分应用,有助于我们优化公共服务的模式,提升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大数据应用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必将开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变革。
二、社会有需求
当前,食品安全是公众较为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之一,它既与国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也涉及到我国食品产业在国际上的声誉,且同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密不可分,食品安全与否极大地影响当今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同时,食品安全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生产到流通,涉及到食品链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关键点可组成各种庞大的数据模型,有效、适时的大数据应用能够让我们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正确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大数据存在着顶层设计不足,未能建立全国性的覆盖“四品一械”全监管链条的数据平台;大数据存在着“单兵作战”现象,基础数据、检验数据、不良反应数据各部门各单位不能共享,存在信息孤岛。大数据科研平台不高,人才缺乏。全国还没有一个高水平的专门从事食品药品安全的大数据研究机构。建议成立食品药品大数据研究院。
三、技术成熟
那么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简单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1.食品药品安全溯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要求加快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
建立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统一追溯编码,制定每件食品独立的“身份证”。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运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食品的生产、仓储、分销、物流运输、市场巡检及消费者等信息,以及产品名称、执行标准、配料、生产工艺、标签标识等数据,进行采集、跟踪、分析。这样,可帮助监管部门实现产品种养、生产、销售、流通、公众服务、物流等环节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监管,也可把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终端查询机、电话、短信等途径,实时呈现给消费者,理论上做到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全知晓。
2.食品信息展现
重点打造的大数据云上项目,“食品安全云”,已经步入了寻常百姓家。“药安食美”手机监测食品药品安全的软件,渐渐变为大家手中的守卫“舌尖上的安全”利器。
消费者只需借助安装在手机上的APP,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就能快速查询其检验报告、营养含量、消费者热评等安全状况信息。如果消费者想了解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还可以在线提供新闻、法规、标准、百科知识等信息服务,帮助消费者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
“食品安全云”项目是食品安全工作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领域的交融,它把原先分散在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公众各个环节不相联系的数据,通过政府引导推动,消除条块分割,打通数据链,以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汇聚起来的。
这样,食品监管部门不仅可以通过云端的食品生产企业的自检报告数据和政府抽检数据进行比对,还可以把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与诚信状况链接起来,提高监管效率;消费者也可以进入“食品安全云”数据库,获取食品生产厂家以及食品主要成分等信息,购买到放心可靠的食品。
3、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大数据管理可将各类海量数据聚合在一起,将离散的数据需求聚合成数据长尾,从而满足传统管理中难以实现的需求。大数据管理的虚拟性,有利于信息跨越区域进行管理,避免由于现有行政区域的划分,各地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形成地方保护,食品监管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等不良现象;食品监管部门条块分割,造成监管信息分散、信息内容单一、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因此,运用大数据进行综合应用和管理,可优化职能监管部门的资源配置,制定出较好的统筹与协调解决方案。在合理配置监管部门职能的同时,将极大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节约成本,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4、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是食品安全监督员
大数据时代既是全球的大数据时代,同时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个人化、个性化的大数据时代。同样,大数据既是个人化数据,也是社会化数据,它是个人化与社会化高度结合的数据。
食品安全大数据也如此,需要整个社会的全员关注,主动反馈各类数据和信息,形成信息逆流,让民意成为执法监管的辅助利器,遏制一些不明真相的市民在牢骚中疯狂转发自己都不确定的信息。这样,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得到全民、全社会的关注,人们才能够有渠道得到可信、可用信息,并负责任地上传这些信息,使大数据对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实现。另消费者在购买任意一种食品时,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进行“身份验证”和“信誉验证”,当然,在发现有食品质量问题时,也可用手机进行便捷投诉,而这些投诉的数据又可被“大数据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指数监测平台”监测和分析,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数据循环。
总之,大数据不仅能带来商业价值,亦能产生社会价值。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汇集与分析平台,可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提供全面、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从而促进食药安全监管模式转变升级。
综上所述建立全国第一个食品药品安全的大数据研究机构具有现实需求和可行性。
专家简介:刘顺海,河北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专家智库首批入库专家,河北省廊坊市食药监局信息科科长,检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