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挖掘“小信用”“小企业”做成“大事业”

2017-04-17 08:04 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十三五”规划指出,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探索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重要主体,对银行而言,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关键环节。小微企业融资最大的诉求就是低门槛、高效率,而传统信贷模式高抵押门槛、繁琐的审批流程成为小微企业难以承受的“融资之痛”。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新技术和新模式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利器”,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让银行能够充分发掘多方信息,通过分析客户历史数据,为小微企业融资有效增信,有助于推动金融向“小而美”发展,让金融惠及更多小微企业。  

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始终坚持依靠创新,来破解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的难题。特别是近两年,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组建了上海数据分析中心,利用“大数据”挖掘“小信用”,推动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发展,以一池金融活水浇灌小微企业实体经济之树,有效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就“小企业大事业”。建设银行以创新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成效得到监管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多次获得相关领导肯定,两次获得“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大数据+评分卡  

让小信用成就大作为  

信息不对称是制约服务小微企业的重要因素。建设银行借助模型设计与大数据挖掘,创新建立起一整套批量筛选、针对性评价与流程处理的业务模式,改变小微企业因财务报表不规范、信息不足导致贷款受阻的局面。  

“评分卡”提出银行信用评价新理念。针对50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客户,建设银行于2013年在同业大银行中率先开发了小微企业零售评分卡模型,通过对银行内积累的众多小微企业客户上亿条数据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摒弃了以往重点关注小微企业财务报表的模式,围绕履约能力、信用状况、交易信息等非财务信息进行风险评价。2014年,建设银行又率先推出行为评分卡,建立小微企业续贷业务模式,客观评价企业履约能力,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可继续使用贷款额度。  

“大数据”产品实现数据与信用完美融合。以评分卡模式为基础,建设银行基于客户交易结算、POS流水、纳税信息等信用记录,依托小微企业评分卡进行数据分析,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目前已经建立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大数据信贷产品体系,包括信用贷、善融贷、创业贷、税易贷、POS贷、薪金贷和结算透等,全面契合小微企业各类经营数据,如同品种齐全的超市,只要企业有一定维度的真实数据信息,就总有一款产品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比如“POS贷”主要依据小微企业POS收单特约商户的银行卡收单交易金额、笔数等数据信息提供融资支持,“善融贷”主要依据日均金融资产、对公结算账户、企业主个人结算账户结算流水数据提供融资支持。  

大数据+互联网  

让小微企业融资更便捷  

“互联网+”的运用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建设银行将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运用有效结合,开辟了融资新模式,让小微企业方便、快捷地获得低成本融资成为现实。  

“小微快贷”提供互联网快捷信贷服务。“真想不到啊,在银行办理贷款居然可以这么快!从发起申请到获得贷款,一共花了不到五分钟!”日前,福建泉州市某汽车用品服务中心总经理在公司电脑上点击确认后,立即获得了建设银行“小微快贷”贷款。“小微快贷”是建设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的一款针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网上全程自助贷款,坐拥“互联网+银行”双基因,既有互联网的快速便捷,又有银行的技术、数据和风控支撑,提高了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和放款的效率,实现了小微客户融资全流程网络化、自助化操作,客户从申请到贷款支用只需几分钟。  

“网银循环贷”7*24小时随借随还、循环支用。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特点是“小、频、急”。为此,建设银行创新“网银循环贷”业务,并先后开通了企业网银、善融商务、国际互联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小微企业贷款在线申请渠道,把贷款申请、支用、归还从线下搬到线上,让客户通过网上银行自助操作,随借随还,极大提高了融资效率,充分满足了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节约了企业融资成本。  

“善融商务”让小微企业“亦商亦融”。建设银行于同业中率先推出“善融商务”电子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交易+融资”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通过“善融商务”,小微企业既可以实现信息发布、在线销售、支付结算等网络交易功能,又可以凭借交易产生的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数据记录获得在线融资服务。  

大数据+第三方  

共建小微企业信息生态圈  

小微企业信息广泛而分散,企业及企业主的征信数据涉及政府管理部门和商业交易网络的方方面面,建设银行借助政府等第三方的信息共享,使大数据的获取更为全面、真实、有效,不断延伸服务覆盖。  

与税务部门合作,实现“以税授信、以税促信”。诚信纳税信息证明了小微企业的经营能力,也佐证了纳税人的信用状况。建设银行针对按时足额、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群体,创新推出了小微企业“税易贷”产品。通过与税务部门合作,根据企业的纳税记录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及信用水平进行判断,只要满足一定的纳税条件,无需抵质押担保,即可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2015年,建设银行率先与国家税务总局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以征信互认、信息共享为基础的银税合作机制,通过推进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有效对接,将纳税信用应用到促发展、惠民生,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推动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天津某印业包装有限公司是南开区A级纳税户,建行根据公司连续3年的纳税记录和纳税额,给予了公司200万元信用贷款。公司负责人表示,“没想到诚信纳税还能获得银行的信用贷款!今后我们要继续维持优良的纳税记录。”此外,建设银行还不断探索在银税合作中植入互联网基因,推出“税银e家”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与涉税数据的实时对接,开辟“e”路“e”贷新模式。  

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合作,畅通小微企业信息采集渠道。利用国家加快建立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的机遇,建设银行积极探索获取小微企业分散在人民银行、工商、法院等部门的信用信息。如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开展合作,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供应链企业在平台上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需求的智能获取,以及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快捷办理。  

与数据信息服务商合作,共享资源、共助小微。发挥社会商业机构的力量,建立银行与第三方机构数据共享机制。利用第三方平台数据库资源,丰富小微企业各种社会行为信用信息库,基于数据信息挖掘和筛选,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金融服务。  

建设银行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破解了传统模式的融资困境,将小微金融服务的重点放在真正有融资需求的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身上,解决科技企业、大学生创业等“双创”主体轻资产、无抵押、融资难的“痛点”和“难点”。截至2016年末,建设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4万亿元,贷款客户近31万户,累计为超过80万户小微企业提供4.8万亿元信贷资金支持。  

未来,建设银行将继续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将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小微金融深度融合,助力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