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大数据:除了反贪还有啥

2017-04-07 10:04 来源:数据猿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着炸酱面,每天骑自行车送孩子去上补习班,每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的生活费,而另一处隐秘豪宅中,从冰箱到衣柜、床上,却塞满了总数超过2.3亿元的现金;一边说着“权力大小,那都是为人民服务”,一边又以权谋私、收受贿赂……湖南卫视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狡兔三窟,伪装之深,令人震惊。  

据CSM欢网全国网数据显示,《人民的名义》首播当晚虽遭遇“中国VS伊朗世界杯预选赛”,却以高出其2倍的收视率刷新多项记录。新媒体数据监测显示,首播当晚同名微博话题即突破7000万阅读;播出后12小时,位居微博潮流热搜榜中电视剧第二名,新浪娱乐宣传微博转发量2174,评论量2158,点赞量6267,陆毅发布宣传微博转发量1548,评论量1745,点赞量9397;截至3月31日,全网视频播放量突破1.15亿,微博同名话题阅读量1.8亿次,豆瓣评分9.1,各大媒体与网民均给出一片好评。

blob.png


blob.png

“官场如戏,全靠演技”值得“玩味”的官场现形记  

《人民的名义》开篇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路线的贪官:一位是侯勇饰演的“小官巨贪”处长,另一位是走官商勾结套路的副市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侯勇的“官场如戏,全靠演技”一语中的,剧中呈现的官场游戏规则,是表面公事公办,实则暗涛汹涌,是向上级领导汇报时的避重就轻,是政府官员为民办事的明码标价,官员之间几个动作手势、几次眼神交流,流露出来的是政治生态遭受的污染,揭示了在“明规则”本应发挥净化政治生态功能的当下,社会污染纠偏不到位、不完善的现状,同时,清官被驱逐、新官被同化等“官场逆淘汰”法则,在剧中也都得到深入挖掘。  

这要得益于受最高检影视中心邀请,“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等国内顶级作家,前往检察机关及收押腐败犯罪高官监狱深入生活的体验。周梅森在浦口监狱见到的基本是厅局级干部,在监狱里待了7到10年,他们都曾在掌握实权的高危岗位上,极少人从开始就贪污,大多数都是一念之差,或是受身边人影响牵涉其中。剧中,官员妻子收别人送来的卡、为清点贪污人员家中现金用坏12个验钞机等,都让观众看起来似曾相识。据周梅森介绍,曾在市政府挂职的经历让他深悉各级官员的“活动”方式,同时在创作《人民的名义》期间,正是不少贪官触目惊心的贪腐案件见诸报端之时,他也因此感慨事实“比作家们的描写精彩得多”。  

每一处刻画腐败官员的细节,都被中央级媒体看在眼中,《人民的名义》开播后,新华社与人民日报的评论版微信、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等发文力挺,均获得了公众认可和支持。

blob.png

情节真、接地气抓牢年轻观众实现两高宣传新媒体化  

陆毅、张丰毅、张凯丽等40余位影帝、视帝、视后级别演员集体加盟,实地考察,奠定了大剧的品质基础,编导演集体蹲点生活、挂职锻炼、采风创作,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界风气。  

随着剧集的播出,陆毅饰演的男主角检察官侯亮平,也得到了观众的诸多好评。剧中的“侯处长”,打破了以往荧屏上司法人员略显刻板的印象标签,既严肃又活泼,是个生活化的具体人物。微博评论分词显示,这一形象引发观众集中点赞的点有三,其一是“霸气威武”“雷厉风行”“亮剑平天下”“铁腕”等硬汉男儿本色,其二以“最帅检察官”“年轻”“有风采”“演技在线”等反映在观众视觉感知层面形象塑造的成功,其三有“猴崽子”“猴精”“调皮”“风趣”等展现了年轻人平等审视年轻人的价值诉求。  

由此看出,无论是反腐意识的加强还是整体的政治引导,《人民的名义》都成功地实现了更多与年轻观众亲密对话。的确,在我们国家的检察系统,现有很多优秀的年轻工作者,他们精力充沛,具有正义感,坚守反腐一线贡献青春年华,借助《人民的名义》电视剧,通过陆毅等年轻演员的真实还原,把年轻检察官风采展现给观众,正是两高系统政治宣传新媒体化的成功试验。  

从网络端观众构成来看,19至34岁年轻人群占比达到83%。《人民的名义》通过精彩故事、鲜活语言、丰满形象,使得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潜移默化、滋养人心,让年轻人在文化熏陶中感悟社会主流价值。

blob.png

静默十年,重装上阵文艺作品献礼十九大为反腐背书  

2004年,因数量泛滥和过度开采,广电总局先后下文对反腐剧和涉案剧进行整顿,从此这两大“红极一时”的题材双双退出黄金档,进入长达十年的“冬眠期”。然而,反腐没有终点。反腐剧的淡出,并不意味着反腐败的终结。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之大,行动态度之坚决,前所未有,多位副国级及以上官员纷纷落马,声势浩大,引发国内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面对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事件,文艺作品理应是当仁不让的背书者,文艺评论工作也应及时跟进,展现当代中国审美风范。因此自《人民的名义》开播后,各大报纸新媒体、广电与传媒行业大号等纷纷发文,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鉴赏这一作品,对国产剧、良心之作、为人民发声的情怀给予大力肯定。  

一波又一波的反腐浪潮,让人民真正看到了政府的重拳亮剑与力度决心。据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67.1%的受访者对过去一年反腐成效表示满意,51.1%的受访者认为高压反腐对打击贪污腐败效果明显。由此可见近几年的“打虎拍苍蝇”实打实地深入民心。值得一提的是,反腐不是目的,实现官场风清气正、人民安居乐业才是党的重要任务,《人民的名义》作为反腐风潮正盛时期的力作,透过尺度的扩大、斗争的彻底、观众的过瘾,还要传递出主流的价值观,微博粉丝评论分词显示,持“正义的力量”“人性温暖”“光明HOLD住黑暗”等观点的网民不在少数,这也从观众层面体现了该剧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用意,彰显了其关注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守道德生活的正确导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司3月20日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重要宣传期优秀电视剧展播工作的通知》,并下发第一批推荐播出参考剧目名单,《人民的名义》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参考剧目”之一,位居推荐榜首。公生明,廉生威,这部献礼之作,高度符合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牵动时代命题,展现国家信念,应和百姓心声。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