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越来越“懂你”

2017-04-01 11: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大数据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前景一路看好,甚至被视作缓解交通压力的利器,谷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无不在此布局,致力于导航地图的开发。

blob.png  

专注于位置出行服务14年的高德地图也潜心“修行”,打造“云+端”综合出行服务。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表示,在智能交通领域,高德地图凭借大数据能力,已经同时成为用户、应用、汽车、交通4大群体的标配。  

位置出行服务“千人千面”  

互联网巨头纷纷跨界进入基于导航地图的位置出行服务,在倒逼传统的图商高德地图转型。2014年,高德地图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后,便全面融入移动互联网。用高德人自已的话说就是“自己革了自己的命,把自己逼上梁山。”  

高德地图目标定位是为百姓提供出行服务、为政府提供辅助决策和支持服务、利用大数据为企业构建赋能平台。潜心“修行”的高德地图不负众望,目前高德地图已为超过7亿用户提供出行服务及实时交通信息服务,成为‘用户标配’。为全球30余家车厂提供包括地图数据、导航引擎、交通信息在内的相关服务,成为‘汽车标配’。为多个行业30万款应用提供定位、位置服务,成为互联网‘应用标配’。与近百家地方交通管理部门达成了业务合作,成为‘交警标配’。  

“3年来,高德地图日活用户翻了数倍,创造了互联网的奇迹。”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表示。智能地图“更懂”用户需求,而大数据是基础。高德地图以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能力开发了AI(人工智能)引擎,提供“千人千面”个性化位置出行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北京工作的樊小凡告诉记者,高德地图智能化服务很贴心,为乘坐公交的步行者推荐始发站及有空调公交车,这样的“实时公交”应用可以让她及时了解公交到站时间,少受冷风吹。公交到站提醒功能,早上可让她放心在车上补觉。  

“天津道路岔口多,再加上道路拥堵和设置单行道,即使每天在路上跑(车),也难免会走错路。”天津出租司机王师傅直言,“自从孩子帮着下载了高德地图APP,我就再离不开它。不仅用来避堵‘认路’,车辆违章也少了。”  

高德地图基于大数据能力,已连续第3年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对外发布全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并准确预测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热点景区的道路拥堵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压力。  

用“活数据”生产“活地图”  

“百度地图以往的强项是产品,四维图新以往的强项是数据,只有高德地图是市场上唯一两种能力都具备且都很强的公司。”董振宁非常自信。  

近日,记者跟随“北斗百企xún道”一行来到位于北京望京地区的高德地图总部探营。在数据中心大屏幕上,呈现着一张北京地区路况运转地图,图上密密麻麻闪烁着无数移动小点。高德地图交通管理解决方案郭成坤介绍说,这里呈现的是正在路上行驶车辆的卫星定位回传数据,图上密密麻麻聚合了数万辆车的样本数据。回传数据到了高德后台,再运用云计算,变成用户端看到的红黄绿3种颜色呈现的路况线圈图,哪里拥堵一目了然。  

据介绍,高德地图交通出行大数据来自多个方面。一是众包数据,高德地图提供免费交通信息服务给用户,用户在使用服务的同时也成为交通信息的贡献者,共享自己所在道路的通行情况,帮助高德获取交通路况信息。二是行业数据,如出租车、物流车等数据。另外还有一些城市道路实时发生的交通事件数据,如与交管部门合作获得的数据,还有高德地图自有用户手机端上报数据等。  

没有数据,地图服务就无从谈起,没有实时交通数据,生产活数据地图也是纸上谈兵。在位于北京昌平的高德地图数据生产基地,高德地图技术副总裁于志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将数据视为重资产的高德地图,正在建立目前国内唯一的地图‘活数据’生产能力,并研发未来地图——‘活地图’。有数千万用户每天在使用高德地图和导航服务,众包而来的这些活数据已渗透进高德地图生产开发的各个环节。活数据让地图开发永不停止,让地图实时更新,让地图每一秒种都不一样。所以,哪里的路不通了,哪里的门店关闭了,都可以很快知道。”  

高德地图的数据生产已由过去人工主导、计划式采集生产,转变为如今的由大数据、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采集调度与生产处理,这让高德地图专业采集员和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也“活”起来。未来地图行业的竞争将聚焦于“活数据”能力。  

谋划“城市交通大脑”  

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模式悄然改变着大众生活,并被视为下一个十年的商业模式。高德地图就是运用互联网共享和众包思想做交通信息。  

“最早期,高德地图交通信息数据是采购来的。”董振宁透露说,当时要到各大出租车公司求购出租车轨迹数据,一天最多只能求购六七十万台车、五六千万公里的回传数据。但这些数据无论从质量还是覆盖里程上,都无法满足需求。  

据介绍,从2011年起,高德地图创新性地将互联网分享和众包思想“架接”过来,并注重用户价值,形成海量信息共享模式。现在,每天获取用户数都在几千万以上、甚至大几千万,覆盖里程通达全国,且几乎是零成本获取。数据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种模式一举多得,既解决了全国交通信息采集问题,又解决了交通信息数据共享问题。  

让董振宁自豪的是,“高德地图来自于互联网众包数据占比超过80%;行业数据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占比已低于20%,更大的海量数据都是来自于互联网。现在每天用户贡献数据总和超过10亿公里,上百亿笔海量数据回传。”  

虽然大数据技术目前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前景一路看好,但大数据在实际使用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正如俞永福在给员工内部信中所言,“高德地图已将专业地图能力与专业互联网能力有效融合,并升级为实时动态地图数据服务平台,即一张活地图‘Amap’,但高德地图未来要做的事还很多,需再接再厉。”  

高德地图开始谋划“城市交通大脑”。俞永福认为,要形成城市交通大脑,关键是交通大数据生态建设,即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交通管理部门都成为同一个大数据系统的提供者和受益者。这样的交通大数据生态系统发展到极致就会形成未来交通的终级形态——城市交通大脑。未来,所有的道路、车辆、乘客信息都将接入交通大数据系统,采集、调度、管理等行为都由交通大脑指挥完成,使得城市出行效率和安全程度大幅提高。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