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七,当各地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儿中时,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唐叶村却迎来了区纪委派出的检查组。
记者了解到,春节前,鄞州区纪委在开展正风肃纪检查中,通过登录姜山镇“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发现该村有一张使用“三资”的发票没有写明用途,疑似存在隐形“四风”问题,要求镇纪委进行初步了解。
春节假期刚过,检查人员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核查。记者看到,经检查人员仔细核实,这张发票系财务人员的疏漏,当即责成相关人员补齐手续。
“现在一些‘四风’问题变得越来越隐蔽,仅仅依靠人力排查、事后监督这些传统监管模式,费时费力还难免有漏洞。”鄞州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陆璐告诉记者,为将全面从严治党压实到农村基层,区、乡两级纪委在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据介绍,针对鄞州区农村“三资”资产总额大、近年来“四风”问题多与“三资”不规范使用相关等实际情况,区纪委督促主管部门和乡镇将农村“三资”经费的财务结报、台账清册、实物图片、原始凭证等纳入“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对有关问题进行自动分析预警,既可以有效解决“三资”底子不清、账目不明、闲置浪费等问题,也让基层监管的“神经末梢”反应更加敏锐,监管更加有力,使农村“四风”问题无所遁形。
说话间,陆璐打开检查记录本对记者说,2016年底,他们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发现邱隘镇有一个村在召开村民代表年终会议中有香烟支出的问题。区、镇两级纪委对该违规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村里主要负责人被诫勉谈话,所有涉及香烟的费用均由个人承担。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不仅实现了动态监控和实时预警,还能及时发现一些问题背后隐形的‘四风’,为后续查处和问责提供了依据。”陆璐说。
据了解,该平台自2015年初运行以来,全区共清理收回各类款项26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