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阳市大数据及其关联产业规模总量突破1300亿元,增长41.9%,占全省比重超过50%。其中,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500亿元,排名全省第一。这是记者2月7日从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基地、中心)授牌仪式上获悉的。
2014年以来,贵阳市全力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始终狠抓产业集聚与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培育大数据核心、关联和衍生三大业态,推进大数据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产业能量不断释放。戴尔、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奇虎360等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企业落户贵阳,货车帮、朗玛、东方祥云等一批本土企业迅猛成长。国信优易、华傲数据、数据堂等一批领先企业在贵阳聚集,大数据精加工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数联铭品利用大数据实现企业全息画像,建立金融信用评级大数据平台,并定期发布“财新BBD中国的新经济指数(NEI)”。建设大数据安全产业基地,引进了中国网安、航天十院、爱立示、网秦、亚信等优强企业。
在加快发展大数据关联产业过程中,贵阳全力打造“全球呼叫·贵阳服务”品牌,实现就业超过20万人,跃升为继北上广苏之后的第五大服务外包与呼叫中心产业聚集地。2016年3月,富士康在中国内陆第三个服务器生产基地在贵阳正式投产,贵阳实现了服务器制造零突破。
同时,贵阳全面发展大数据衍生产业。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众筹金融交易所、大数据金融与投资市场、大数据征信中心、大数据资产评估中心、云计算资源交易中心等一批创新企业(机构)相继成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和电子商务+跨境,初步形成了具有贵阳特色的农村电商生态环境。
此外,贵阳还狠抓大数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大数据+传统产业”改造计划,借助“痛客梦工厂”、贵阳思爱普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等平台,实施“千企改造”“一企一策”,发布企业发展痛点,运用“创客众包”方式征集解决方案,按照年均不低于100户目标,全面推进规模以上生产制造企业开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建设农业云,实现涉农数据的共享开放和交易。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等行动计划,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服务业商业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业态创新,增加三次产业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