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成为反“四风”新利器

2016-12-06 11:12 来源:中国财经报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深入人心。面对正风肃纪的雷霆之势,“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但仍存在隐形变异趋势。对于那些改头换面、花样翻新的“四风”问题,相关部门及时跟进,各地频出实招,正风肃纪的监督网正越织越密,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运用,成为反“四风”的新利器。

大数据成为反“四风”新利器

  整合“大数据”堵住吃喝风

  吉林省松原市林业局原局长姚明章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就“栽”在了一篇不起眼的审计报告中。目前,姚明章已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涉嫌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今年初,松原市纪委通过整合财政、审计、法制办、发改委等职能部门的财政监督、专项审计、执法检查、项目稽查等业务报告,连同税务发票管理系统,形成了“借力借技”开展监督检查的“大数据”库,各部门之间数据资源共享。

  “市审计局审计报告刚刚形成,我们就及时调取,对近两年的20多本报告进行查阅。”松原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谭光宇介绍,当时就发现市林业局存在私设“小金库”、挪用林业专项资金等问题。抓住私设“小金库”的线索,松原市纪委相关部门进一步调阅资金使用的详细账目,将问题连根拔出。

  民生资金云 让“蝇贪”现形

  “我们用干部及家属信息与2016年的低保进行比对,就快速锁定了欧光龙本人在今年1月5日和1月18日领取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我们知道他工资已经达到2700块钱一个月,而低保标准是人均收入不超过400块钱。”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纪检举报中心主任丁力说。

  今年5月,剑河县纪委利用“大数据”平台的“互斥”功能比对,发现了革东镇光条村支书欧胜贤、城西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欧光龙等人采取隐瞒手段,骗取城农低保救助资金违纪问题线索,经调查核实后,他们均受到了处分。

  2014年以来,剑河县先后投入60万元,建立了“民生资金云”大数据平台。这个平台设置了干部及亲属领补资金、人均领补标准等23个督查模型,可以在第一时间预警。目前,“民生资金云”大数据平台已在黔东南全州推开,集民生资金数据查询、数据预警、数据分析为一体。

  在剑河县屯州村,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操作十分简单的数据查询系统,群众只要在这个机子上刷一下自己的身份证,或输入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查到自己民生资金收益情况,包括项目、金额、发放日期等。村民张德昌说:“政府给我们的钱,我们拿身份证一查就知道了。”

  公车装“北斗”监督时时有

  一声短促的提示音响起。清早,刚刚将公车“陕C23252”擦洗一新的驾驶员马志钢,赶忙翻看渭滨区公务用车调度室的出车任务短信:9时,从公务用车专用停车场出发,送区招商局客商前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然而,9时38分,这辆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的公车突然变得“形迹可疑”起来:从宝鸡去西安,明明可以一路走高速到达,省时又顺路,但公务用车调度室通过后台实时定位行车轨迹发现,该车却突然改变路线,中途驶出高速,沿二级路行驶,于10时57分绕了个大弯、多花了40分钟才返回高速,其后一路开到了机场。

  返回后,公车调度室第一时间要求马志钢说明情况。原来,当天大雾导致高速路部分封闭,他只能临时改变路线,调度室多方调查核实,情况属实,并非公车私用。这是陕西省宝鸡市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公务车辆精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规范公车使用行为,宝鸡市渭滨区对编制用车保障平台、市场化用车保障平台“双平台”的30辆公车安装了北斗定位模块,实现对车辆的行驶时间、行驶轨迹等运行状态全程实时监管和数据存档。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