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业大数据为东莞智能制造赋能!”前日,由东莞市机械行业协会、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2016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企业家探讨了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该如何用好工业大数据,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
当前,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正风起云涌。但信息化与智能化到底该如何融合?大数据又与制造业有何关联?对此,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瞬在论坛上给出回答:工业大数据是“智能”的来源,是东莞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韩亦瞬解释,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其核心都离不开工业大数据。在美国,离散型制造积累的应用前景是最被看好的,甚至排在政府服务、通讯传媒领域之上,流程型制造业的潜力也排在银行业、健康服务之前;在德国,无人工厂只是表象一部分,德国工厂已经可以做到两家竞争对手合作研发,甚至车间互换、共享,画地为牢的圈子、界限被打破,这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
“大数据是智能化的来源,未来制造企业的运营过程,或者说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都将由大数据串联起来。”韩亦瞬称。他以知名工程机械三一重工和私人定制工厂青岛红领为例。前者已经建成了5000多个维度、每天2亿条、超过40TB的大数据,可以及时监测每台机器的运转情况、受损等,提前做好主动服务。单单依靠其国内20万台设备,甚至可以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研判的重要依据。后者则探索了私人定制的C2M、M2B等模式。“我看到东莞企业已经在往这个方向探索,值得点赞。”韩亦瞬称。
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副主任陈晨也表示,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初级的大数据能让企业进行基础统计分析,这样对降本增效、新建业务模型有很大的好处,企业既可以做减法,依靠数据对标,减掉制造环节不必要的成本消耗;也可以做加法,例如拓宽业务渠道。而高级的工业大数据应用,则可以让企业先知先觉,开始做乘法、除法,比如预先判断企业的生产运行,以及整合供应链等。
据悉,目前东莞市已经启动了工业大数据示范项目培育工作,开始了项目申报、审核等工作,也发掘出技研新阳等一批大数据建设有声有色的企业,初步具备智慧工厂的一些功能、特点。更重要的是,东莞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