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如何办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2016-11-16 16:11 来源:法制网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11月16日下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主办方代表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沈阳教授、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王军教授等国内知名学者,中国信息服务中心舆情监测研究室主任江青及来自腾讯网、微博、今日头条等媒体的业界专家共同参加了会议。会议宣布由西北政法大学联合清博大数据建立的大数据与新媒体教学实习基地及西北地区大数据与舆情监测研究基地正式成立。清博大数据CEO郎清平、常务副总裁蔡幼林被聘为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邀新媒体实务导师。

伴随传媒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与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相关办学模式的探索也还在继续。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教授表示,培养满足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传媒英才是新闻传播学院的责任,但西部院校在专业建设特别是技术支撑方面还存在困境。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汇集先进经验,从专业定位、培养思路、课程建设、科研团队、实践教学等方面提供思路。

把握趋势,坚守初心

“在数据价值越来越重要、学界业界合作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判断技术发展趋势与学术研究关注方向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沈阳教授在发言中谈到学术形式与过去的区别,他指出,技术正逐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学术讨论的展开、学术研究的过程、学术成果的发布更加“微型化”“实时化”,“大数据化”“微学术化”将成为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对于西部高校来说,学术生产与技术关联性的增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技术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江青主任认为,未来的媒体人不能反对使用新技术,需要要以开放的心态适应“互联网+”时代,有效的运用技术服务内容的生产。

王军教授认为学生能力得到认同对于老师和学校来讲是很有成就感的,而在目前的媒介环境下,培养学生对于新技术的运用能力非常重要。同时,她也提出,在新专业的建设中要警惕过度的市场化导向,始终重视社会责任和职业伦理的培养,回归本源,坚持初衷。

校企合作,技术先导

基于高校师资及研究力量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校企合作是促进新媒体及舆情领域学术研究成果与技术研发成果充分融合的重要途径。清博大数据常务副总裁蔡幼林介绍,本次成立的研究基地,将着重解决大型复杂课题,培养专业的新媒体及舆情研究人才,促进西北地区新媒体及网络舆情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媒体在传播领域逐步跻身主流阵营,大数据的广阔发展前景也逐步为人所重视。清博大数据独有的清博舆情系统以海内外全网数据监测、智能语义分析、危机传播管理为技术支撑,全方位整合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微博、微信、论坛、外媒等舆情信息矩阵,目前已收录1800万+微信数据、1.5亿+微博数据、93万+APP数据,以及知乎、论坛、电子报、海外媒体等在内的海量数据。目前,其WCI、BCI、ACI的独特权威算法公式已成为多家政府部门、央企、500强企业的评价标准。

西北政法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系主任申玲玲指出,网络新媒体系学生专业能力建设需要从思维与实践两方面入手,而随着新媒体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与新媒体内容策划、制作、运营与推广的全流程影响逐渐深入。本次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发挥清博在大数据及新媒体领域的领先优势,使学生及时了解新媒体发展新动向,也可以使专业建设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实现校企双赢。

立足优势,发展特色

网络新媒体专业的发展需要立足优势,发挥特色,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西北政法大学是国家法律人才和法学研究中心,拥有法学博士授权资格和西北地区首个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也是首批获得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部三个类型实施基地的五大高校之一。同时,学校拥有西北地区成立最早的新闻学专业,法制新闻与政法舆情作为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特色研究方向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

据悉,2016年年底,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清博大数据将依托大数据与舆情监测研究基地联合发布“陕西省公检法新媒体运营影响力指数”,以标准化的方法对公检法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发布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报告,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政府管理水平提升贡献力量。指数由各公安、检察院、法院“两微一端”新媒体传播按一定权重加权得出,将客观展现微博、微信、客户端的传播影响力水平。随着合作的深入,基地将就西北地区舆情、政法、反恐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