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空管众多的原始信息,如何让一个管制员和另一个管制员做出完全相同的判断结果?"这一难题在10月11日新疆空管局与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新疆空管运行信息资产大数据平台工作启动会上找到了破解的路径。民航飞行安全、航班时刻、航班正常一直都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化解这些矛盾,新疆空管局积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紧盯空管生产要素中的信息资源做文章,探索推进空管大数据应用,把原始信息的人为判断转变为程序化、标准化的运算结果,以减少人为差错、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实现空管服务品质的飞越,享受大数据给空管带来的红利,最大限度地满足空管自身与行业和公众对空中交通信息的多元需求。
新疆空管局是全国空管人数最少,但航空情报区域面积最大的地区空管局。目前拥有各类生产系统13套,设施设备相对落后,每天产生的数据种类近千种,数据量达到TB级,数据存储分散、使用方式单一,管制人员不得不面对多个显示屏幕进行人工分析和判断,信息集成和智能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空管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的突出问题。面对雷达和程序两种管制方式并存和单跑道高位运行的压力,今年5月新疆空管局开始了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前期工作,目前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已顺利完成大数据建设的框架设计和初步方案。整个大数据平台建设有情报、管制、气象、设备四大模块,机场和公司两大系统,大数据基础、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共享三个平台。通过采取"人工免疫"算法完成航班延误的原因分析,利用"遗传算法"和"关联规则"算法,得出科学的流量管理数据,通过可随需定制的柔性数据展现技术,跨专业的数据分析与呈现实现宏观决策辅助。大数据平台建设分三期进行到2019年完成。届时新疆空管的数据服务和共享能力、管理效率和协作能力,决策能力和行业地位,信息发布权威和社会公信度都将大幅提升。
大数据技术是满足民航业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空管运行问题的重要手段。据了解空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全国范围还处于空白,新疆空管率先探索大数据应用的蝴蝶效应,定会引发空管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的一次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