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怎么样让各行各业聚集在一起,创造出一个1+1大于2的效果。”6月29号,2016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在沪开幕,以多种形式向大众展示上海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建设成果。关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转型,微软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法律企业事业部总经理陈实向人民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转型
在过去的几年里,微软也在经历转型,从提供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许可方面的业务转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向最终用户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信息化的解决方案。
谈到微软转型的特点,陈实表示,微软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从原来的注重办公自动化方面的产品和软件,到现在提供云计算,这得益于微软数据中心非常大的储存量。数据中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超级计算机,它的储存是无限的,它的运算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客户端,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以前很难有资源享受到第一流的信息服务,现在他们也能够通过云计算享受到一流的、现代的信息化服务了。同时,微软在大数据方面进行了很大的创新和投入,在海量的数据当中建立起内在的关系和模型,可以不断地对过去发生的情况给予更好的解释,也可以对未来进行更好的预测。第三个方面是人工智能,微软在全球有32上百个数据中心,每年都投入很多,利用微软强大的计算能力,原来很难做到的,现在也能够实现,比如具有像人一样智慧的人机互动。
微软注重开发创新的工具
“智慧银行”维感解决方案,是北京中达金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微软共同开发的,是由微软提供技术支持的一款面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平台型产品,通过维感云+端的解决方案,在银行办理业务区域,用户可以在“智能桌面”上进行自助办理:通过在桌面扫面证件,云端就会获取相应基本信息适用于表格使用,然后用户只需要简单输入其他一些要求的信息来完成整个步骤,来获取相应的卡片。这样一来,降低了银行客户排队等待时间、提升银行业务办理和日常办公效率、无纸化业务操作,并且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物联工作空间”智慧会议室解决方案,也是由北京中达金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微软提供技术支持。它是想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分析,把收集的数据传到云端,借助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进行强大的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最后通过定制化的数据仪表盘,有效地将数据可视化,为决策和动作提供有效依据。这个项目本身是可以实现有关室内温度、湿度、PM2.5等的数据的收集并上传到 Microsoft Azure 云端,在云端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可以调控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可调节指标,更加智能地管理会议室甚至是楼宇,保证开会人员的舒适度,且取得最佳的能耗而不浪费能源。
“3D扫描云打印”,是利用微软自有3D摄像头功能Kinect对物体进行实时3D扫描后,将数据发送到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进行3D图形处理。以前从3D的数据收集到成为一个模型需要很复杂的运算,这个运算需要很高级别的计算投入,现在把3D摄像头的采样转到云端以后,就可以基于数据中心云的计算能力建模,完成打印。这样就把以前需要很大投入的,比如一些大的公司才具有的能力,现在通过微软的硬件、3D扫描,以及云上的处理就能完成。
各行各业联合创新 1+1大于2
关于互联网+的数字化转型的难点,陈实认为,“互联网+”时代下,很多创新实际上是跨行业的,行业和行业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这也是微软的一个业务模式。所以一个难点或者挑战是,像互联网+、大数据,怎么样让各行各业聚集在一起,创造出一个1+1大于2的效果。
微软的宗旨是能够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我们在全球有大量的合作伙伴,在中国也有成千上万的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他对自身所在的行业非常熟悉,不管是医疗、教育、能源还是制造。第二个是他不一定是像微软这样的专家,但是他对IT也了解,他跟微软合作以后就可以把微软的平台技术和创新的工具用到他的行业里面。”
为什么讲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陈实说:“因为它给社会、行业、经济带来的变化远远超出了一个孤立的影响,只有通过各行各业一起充分的合作,国内和国外的公司一起,怎么样把以前比较孤立的创新联合起来就是一种挑战。以前的创新更注重的是效率上的改善,它可以把东西做得更便宜、质量更高,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会有很多颠覆性的创新。”
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不是某一项技术
VR在游戏上的运用比较多,戴上眼镜就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现实里面玩游戏。当然在一些医疗和工业方面也有应用。但是我们为什么强调AR,或者是MR?陈实认为,如果能够把虚拟跟现实混合在一起,它实际的应用会更多。比如说动手术,可以用虚拟和现实来描绘这个手术最终要达到的结果,但是在动手术的过程中还有现实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重点可能不在某一项技术,VR或者是AR,而在于它要跟社会,行业,客户都能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