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继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之后,工信部制定的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发布,大数据首次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政策推动下,国内大数据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市场研究机构、证券分析机构预计,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可达1500亿元,而未来5年将进入“加速期”,到2020年将达到8000亿元的规模,实现几何级增长。
在政策扶持和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面对轰然而来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这是地信企业必须回答的问题。中地信基金尝试分享我们的观察与思考,与业内企业探讨。
在硅谷著名投资机构Firstmark近期发布的2016年的大数据行业全景图(Bigdata Landscape 2016)中,我们已能够在数据源、数据应用、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等各个环节,看到海外地理信息行业公司的身影,如GIS巨头Esri,GPS设备商Garmin等等。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IOT)的快速发展,使得时时连接在线的海量人和物产生了海量的实时性的数据,形成了大数据的基础与支撑。谁能实时获取这些海量数据,谁就在源头上占据了主动。从国内产业现状看,对用户的搜索行为、线上消费行为、以及在线社交行为的捕捉,使得BAT成为线上数据源的最大拥有者。而随着互联网产业的移动化,场景化的升级,作为整合其他各类信息数据的公共基地,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必然成为数据源之一。
个人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商业价值不可小觑。不同于其他数据,地理数据由于受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的影响,彼此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关的,因此通过分析地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再通过与其他数据集成,地理数据可以揭示出许多具有价值的信息。正如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的,“实时位置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将越来越多地被第三方用于提供新的服务。”“收集用户地理位置数据的能力已经变得极其具有价值。……通过掌握大量的位置数据,就可以根据手机用户所居住的地点和要去的地方的预测数据,为用户提供定制广告。而且,这些信息汇集起来可能会揭示事情的发展趋势。”据麦肯锡估计,在个人位置信息方面,大数据将为服务商带来超过 1000 亿美元的收入,为用户带来超过 7000 亿美元的价值。
在个人位置数据之外,政府机构、企业也是地理大数据的主要生产者。随着对地理信息产业的愈发重视,政府近年来不断通过开展国土调查、水利调查、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地理国情普查等项目,电信、电力、石油等企业通过建设智慧厂区、系统巡检、以及智慧管网等项目,大量的采集地理数据,使得地理大数据的数据量获得了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测绘技术的升级,地理数据的采集方式也更为多样,从传统测量,到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再到三维激光、无人机倾斜摄影等等采集方式,地理大数据在数据种类的丰富性、获取速度等方面,获得了显著进步。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大多数地信企业在大数据产业中,还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只完成数据采集的动作,并没有发展相应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以充分利用地信大数据源获取能力。
当然,其中确有原因在于政府机构数据分散、无统一标准难融合造成的数据孤岛问题。面对这一现状,《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也明确要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目标在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
我们因此看到地理信息企业的新机遇——“地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可以直接创造价值,其结果可以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而地理大数据分析和挖掘需要掌握专门的技术,需要一定的行业背景,因此很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增值的产业链环节”。中地信基金认为,既拥有地信大数据源获取能力,又能够基于自身大数据核心算法,提供垂直行业地信大数据分析产品的地信企业,将有机会改变地信产业格局,站在地信产业的产业链顶端。
在个人地理位置大数据应用领域,互联网巨头BAT们凭借其拥有的众多移动应用入口,实时获取、加工、分析、应用着个人位置大数据。于是手机用户们发现,每安装一个APP,开发者都在请求用户开放该APP的实时位置信息采集功能。以阿里系下同为地理信息行业企业的高德软件为例。高德通过向阿里系及其他超级应用APP提供API接口,或提供调用SDK,实时采集大量手机终端上的地理位置数据,不仅可以为基本的定位、导航服务提供数据支撑,还通过实时监测工作人员(专车、货运、快递、外卖等)的位置及运动轨迹,实现运力及人力的高效调度,为阿里的电商及O2O业务提供支持。在室内方面,高德通过WiFi,Beacon等技术设置地理围栏,采集消费者于大型商场、商超中的运动轨迹,驻留时间,通过分析挖掘对用户进行特征画像,从而实现营销信息的精准推送,为阿里电商业务的线下布局提供支持。
而在当前最火热的大数据应用——精准营销和互联网广告投放上,2015年进入中国的美国位置情景营销公司xAd已经开发出以位置大数据为用户行为分析基准,为商家提供针对性、预测性的广告方案。xAd通过对受众使用手机所处的不同场景进行数据分析和积累,基于位置定位技术可以分析出受众的精确位置、目的地去向、周边的POI、曾经的真实移动轨迹、曾经去过的地方,去哪里比较近,甚至通过分析受众去过某些实体店的频率,还分析出其重复光顾的忠诚度。在位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群并添加标签,使用户群像数据更加完备。相较于搜索和点赞,用户所在的位置作为被动表达,更为真实、客观、准确的体现了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情景营销就创造了可能,也为广告和用户现实世界的Action建立了关联,提高了移动广告点击率。而与通过获取用户在网上浏览、搜索的Cookie不同,位置信息成为构建在现实世界基础上的“Cookie”。基于同样的商业逻辑,地信企业智慧图在商业地产领域疯狂圈地铺设Beacon系统,希望成为拥有自己独立位置数据源的情景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国内的移动广告情景营销市场分一杯羹。
在企业的地信大数据应用端,一些地信企业已经开始做出细分领域的业务探索。中地信基金投资的超图软件,于2014年成立了“超图数据”,专门从事地理大数据服务;超图的地图慧业务则专注于互联网地理商业分析服务,以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为目标,为企业客户提供“弱”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地图慧已经为海尔全国售后服务提供快速响应、路线规划服务,为宅急送等物流企业提供可视化分单平台,为商业选址提供“慧选址”、“慧分析”等数据支持,等等不一而足。还有一些行业内企业如星闪世图,创新应用车载、机载激光设备、无人机+轻型激光设备获取点云数据,并加以可视化处理,结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为垂直行业如电网等提供面向行业应用的超算平台。
而针对政府端的大数据需求,尤其是各地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地信大数据应用仍然作为基础,为城市交通、城市管网的智慧化管理等核心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我们以2016年3月百度大数据实验室发布新的研究为例。百度开发的新算法通过汇总百度地图路径搜索数据,再与目标地点人口密度相关联,即可预测特定时间和地点人群聚集情况,进而可向主管部门和个人用户发出预警,缓解异常人群聚集可能产生的公关安全威胁。百度的新算法可以利用百度地图的数据提前1小时~2小时预测某地人群流量,防范踩踏等事故的发生。
综上种种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地信企业在大数据产业中发展机遇巨大,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地信企业已经在各个细分领域有所行动。当然,地理大数据服务的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地理大数据在垂直行业应用中的算法,还是地信软件针对地理数据的可视化,以及地信企业在大数据应用上的人才储备,都需要业内企业继续探索。正如常言所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