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服务中心西座1000平方米的机房内,18位信息技术人员,正以搭建“云平台”的方式,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部门逐年增长的数据,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将张开它的血盆大口,要求采购更多的硬件服务器,如今,这个步伐看起来减缓了。而顺德区的政府官员们,也希望能通过一个窗口,就可以总揽全局。
硬件整合
建立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顺德大部制改革之后,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该中心致力于推动行政资源的整合,其中之一就是硬件设备的整合———行政服务中心将各部门机房里的服务器,统一搬到东座四楼那1000平方米的大机房去了。
集中管理200多台服务器
机房长期保持在22-24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75%,服务器叠加起来放在两米来高的柜子里,每个柜子可以放四五台服务器。在机房对面和地下室里,分别有两组工作人员,监控机房里的物理环境和服务器的运行环境。
如今顺德区大部分的“官方数据”都放在这个机房,共有200多台服务器,里面几乎涵盖了顺德区各部门的业务数据,比如人社局的社保信息、市监局的工商登记等。服务器购置年份不一,最便宜的2万左右,最贵的150万。
节省千万元设备购置费用
然而这并不能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也不能遏制各部门购买服务器水涨船高的势头。于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技术人员们,开始着手在服务器之间建立“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服务器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平滑分配,从而达到数据共享的效果。而加入这个平台的部门,如果需要开发新系统和新应用,只需要向行政服务中心的技术部门申请,就会得到一个虚拟机,而不必像以前那样,购买新的服务器———建立一个虚拟机,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
去年底,他们做过一个评估,在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集中管理以及云平台的建设,大约节省了1000万的硬件设备购买费用。
信息壁垒
部门各有服务器,镇街各铺光纤
应用开发科的科长龚丹敏,2000年来顺德,2001年进入政府部门,此后一直从事信息技术开发方面的工作,他目睹了顺德区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变革史。
“以前单位开发一套系统,都是要买两台应用服务器和两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机器坏了,另一台可以马上顶上。”龚丹敏说。而那些比较“省”一点的单位,可能就没有备份机器,所以有时会出现系统瘫痪的问题。另外,一个单位服务器多了,就得建一个机房,请人维护。
而镇街之间的信息互通同样是一个难题。铺设光纤更是一件麻烦事,镇街如果用自己的服务器,并开发建设政务系统,就得在地下铺光纤,但各镇街因为道路改造的缘故,需要经常挖路。“大家铺光纤都是各铺各的,像蜘蛛网一样,所以一不小心就把光纤挖断了,维修人员也是哪里挖断接哪里。”龚丹敏说。这种尝试没有维持多久,现在,镇街一级的政务平台,都统一放在了区一级的平台上。
部门各用各的服务器,镇街铺自己的光纤,这更巩固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部门之间需要调用数据,就拿张光盘拷,或者开发一张光盘对接。偶尔一次可以,但没有部门会忍受别的部门天天来拷数据。开发接口的话,对着16个部门就要开发16个接口,而且需要双方坐在一起,先商量一个格式,然后各自写一个程序和数据———前提是双方愿意这样合作。
资源共享
难题:部门手里的数据,如何肯公开?
从技术和硬件方面来说,搭建云平台并不难,但这只是降低了硬件购买和维护的成本,很多搭建云平台的地方政府,也只是停留在这一层面。
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行政服务中心搭建云平台的深意,是促进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换句话来说,应用开发科得说服各部门,将自己的数据拿出来,放在平台里与其他部门“共享”。
部门公开数据难推行
其实在云平台建设以前,政府提“资源共享”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行政服务中心也曾试图让各部门公开自己的数据,但很难推行。
“数据就是资源,谁愿意平白无故地让出来?”龚丹敏说。“人家(指各部门)问我们,你把我们这个数据拷过去,安全性怎么保证?被社会上拿过去做违法行为怎么办?你要数据有什么用?问得我们哑口无言。还有的单位一开始答应了给,换了领导之后换了种思路,可能就不给了。”
云平台的搭建,部分消除了这些部门的顾虑,因为在云平台上共享的数据,其实只是一个标签或者说格式,要想看具体内容,还需得到该部门的授权(云平台已经提供了在线申请功能),而且还可以保持数据实时更新。
省、市级管理权限数据难拿
作为顺德本级部门还好“搞掂”,涉及到省直管部门以及管理权限在市一级的部门,做到数据共享就没那么容易了。比如社保的数据在佛山,工商的数据是因为大部制改革的时候向省工商局申请,才放到顺德市监局的,另外国税地税的数据,都在省一级。省级主管部门,为了统一管理,一般都在全省或全市弄一个大统一的系统,因此数据很难拿到。
以顺德现在进行的并联审批系统建设为例,其技术支撑就在于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流通和共享,但在一千五百多个事项中,有将近六百项的数据是在省里的,这部分就几乎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作为下级政府,基本上不能够指望上级政府为自己单独开发一个接口对接资源。
前景:为决策者建立综合查询系统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通过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也有来自上级领导的支持和经费的保障。
部门内部考虑建小“云平台”
根据应用开发科的统计,大部制以后新合并的单位,最多的有二十几个业务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登录名和密码,而这些系统里的信息,又相互关联的,领导要想“总揽全局”,就得一个一个系统登录去看才行。所以对于决策者来说,提供一个综合查询系统,为自己“拍板”提供信息参考,也是他们迫切需要的。
“包括国土城建和人社局的大部门领导,都跟我们提过这个事,现在业务管理多了,老是放一个书面的东西在办公桌让签名,领导是签还是不签呢?一签出去就要负责,想放两天了解一下情况,又会被人说‘领导在拖’,而且现在审批都是有时间限制的”,龚丹敏道出了领导的心理,“包括现书记、区长,他们也希望有一个综合的信息,去了解这个月G DP多少,重点企业的销售怎么样。”目前,国土城建和水利局,也打算在内部建立一个小型的“云平台”,里面主要放一些涉密数据,并委托行政服务中心搭建。
8个部门数据已放上云平台
目前顺德区一年的信息化预算是8000万,全部交由行政服务中心分配。每年的8月份是各部门集中申报信息化项目的时间,届时行政服务中心会组织专家评审论证并跟进验收。而当行政服务中心批准立项时,少不了要向申请部门提出一个条件:数据得放在云平台上。
目前,大概有8个部门十几类数据放在了云平台上。不过像公安、财税、社保等部门,或者因为所涉及信息敏感,或者因为权限不在顺德,并没有纳入到这个平台。如何让云平台发挥更大的资源共享作用,这个课题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