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之难,难于上青天! 回顾多年数字化的征程,思索在数字化的黄金时代如何更好地出发,IT东方会联合人民邮电出版社特别策划的「我与数字化」征稿活动。
希望让更多数字化的故事被看到,真正提升IT人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为了整个社会的数字化发展,我们需要呐喊,本期嘉宾来自金融行业,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与数字化的故事吧!
司文IT东方会会员
《敏捷测试高效实践》图书作者
今年是2022年,数字化,是我今年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因为疫情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整个社会对数字化转型的诉求在不断增加,数字化的进程会大幅度加速。在这期间,公司和个人能否够快速适应、理解数字化,能否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抓住机遇、占得先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笔者认为,今天IT东方会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举办这项「数字化的征稿活动」,非常有意义。
我对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 01 数字化会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上个月参加了一场公司的视频校招面试,我看到了很多年轻、优秀的毕业生,有的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非常优秀,我为他们骄傲;有的学生资质、成绩、条件都很好,可惜学习研究的方向不对口、就业的方向不明确,只能替他们惋惜。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很多大学高校在引导学生就业方面,存在机会主义的现象:
去年AI人工智能火、岗位工资高,学校鼓励学生们一窝蜂的都朝这个方向去发展。
今年互联网996模式加班严重,学校又会鼓励学生们一窝蜂的撤离互联网,选择去国企或央企,做到工作生活平衡。
由此我自己也在做一些思考,思考毕业生就业这件事,能不能数字化呢?
数据可以生成,信息可以传播,智能可以决策。
学生的数据可以生成:
学生把自己的基本信息、特长、技能和获奖实践情况写好,做成简历,这就是学生的数据。
学生的信息可以传播:
学生把自己的简历通过邮件或网站发送给招聘的企业,本来我可以整理一份纸质文档形式的简历,但是我现在以电子化的形式发给你,一旦完成信息化之后,信息就更加易于传播了。
但是,当你拿到学生的简历,上面写着:「熟练掌握各种编程语言、在多家互联网头部公司完成暑期实习」,这句话是信息,但还没有被数字化。
如果写成:「使用Java和Python编程语言,代码量均在10W行以上。在2021年以队员身份获得了优胜杯编程竞赛第三名。2021年6月至9月在字节跳动公司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实习生岗位完成实习」,这叫数字化。
这个信息变得可以计算了,这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从「信息化的学生」转变成了「数字化的学生」。
学生的信息智能化后,可以帮助决策:
随着数字化的学生越来越多,记录了大量信息:同济大学某专业的技能如何,武汉大学某专业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怎么样,西安交大某专业注不注重学生的技术意识,中山大学的优秀学生一年上多少小时的课做多少小时的科研、有多少学生毕业后偏向互联网发展、有多少学生毕业后只找国企或银行……。
直到有一天,会有一款新系统上线:「大学高校数字化就业」。
它分析了全中国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的数据之后,发现了不同的大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某些特长,估测出未来几年内的学生技能趋势、求职意向趋势。这就是智能化。这个系统既会帮助高校协助在学生就业选择上指导方向,也会帮助用人单位更加数字化了解求职应聘人才 。
这就是基于学生数据模型的决策,做到这一切的核心是要靠智能、靠大数据、靠我们自身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理解。
# 02 数字化会推进各行业发展
30年前,中国经济刚刚起步的那些年,市场到处都是空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这些空白现在基本上都被填补的差不多了。
全球化红利、中国人口红利、经济红利、互联网红利……,往大了看,这些红利是中国过去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但是近些年,由于各种因素加上疫情肆虐,这个引擎动力稍显不足。
市场空白逐渐变少了、红利渐渐消失,很多行业从增量时代演变到了存量时代。
所以,数字化在过去只是让一些公司业务做得更好、更出色,而现在数字化是很多公司能否活下去的关键。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在数字化的进程中,哪些公司能够得到更多受益、更大的发展?
我想到的答案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传统行业公司。互联网中很多商业模式看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很容易被颠覆;而传统行业通过与互联网中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思维结合,改变或创新自己的传统模式,反而能够取得成功。这其中,传统行业能不能转型成功的关键是:认不认可数字化,能不能用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来改变自身。
我分享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件小事:
很多人都收到过来自银行的业务推销电话短信,比如:办贷款的、办信用卡的、办分期业务的、推销保险的等……,也许有些银行你从来没有接触过,但他们依然知道你的电话,会给你发一个推销短信或打一通推销电话。你的数据信息他们都有,他们通过信息化(软电话或短信)的方式触达到你,相比20年前的传统金融行业算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相信你肯定收到过以下这些类似的短信内容:
「恭喜您成为我行优选客户,办卡加享xxxx元的刷卡金,点击下方链接办理」
「您好,您可以在本行申请xxxxxx元的储备金,授额3年随借随还,如有需要请点击下方链接办理」
我想,之所以我能收到这些推销短信,作为银行一方他并不关心我是否需要这个服务,而是为了推销他们的服务,抱着「有没有枣打三杆子」的想法,来了个全量发送。「我不管你有没有这个需求,反正一个不落所有人我都发送了,肯定有人需要这个服务」。
这种做法既浪费资源、又容易让客户反感,还容易失去企业形象。
银行肯定也知道这种做法不是最优的推销方式,但是没有办法,限于较为有限的技术手段和模糊数据精准度,银行并不知道「谁需要这个业务,谁不需要这个业务」,况且同行也是这么做的,我不这么做岂不是自己吃亏了?
有没有办法呢?肯定是有办法的。
这就需要银行这个传统行业去迎接数字化转型了,取决于银行自身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认识,通过数据、通过技术,改变自身的经营理念和方式。
这就是模糊的“正确”,与精准的“偏差”,以模糊的形式来个全量发送,不关心用户是否有需要?还是精准的触达客户,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技术的手段,智能决策出来,谁更需要这项业务。
我认为这是作为金融机构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还有另外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
如果你开车去加油站加油,工作人员在帮你加油的同时,会请你去下载一个他们加油站的APP应用,在APP里面每次加油,你可以领取优惠券。
有优惠我当然开心了,兴冲冲的下载、注册、绑定手机……一切弄好之后,突然发现了非常有趣一幕:我不能直接在手机里使用该优惠券。
我如果需要使用这张优惠券,我需要从车里面出来,拿着加油机上打印出来的小票,然后跑到加油站自营商店收银台,排队、出示小票、打开APP让营业员扫描优惠券。
在这样一连串的操作后,我才能抵扣卡里的一张5元优惠券。此时此刻,我得飞奔回我的车里,要知道我的车还在加油机旁边呢,我还得赶紧回去挪车。
现在是2022年了,很不理解,使用一张优惠券这么简单的操作,竟然不能在一个APP里面完成,这样的产品整合能力真的有些拉胯。
所以,如果我去加油,无论他送我多少张优惠券,大多数的情况我选择不使用优惠券。因为,和我下车排队等位所耗费的时间相比,为了这5块钱优惠券真的没必要,我的目的是为了给车加油,而不是这5块钱优惠券。假如使用优惠券的操作可以几秒钟在手机里完成,我还是很乐意去使用的。
分享这个事情,是想告诉大家,传统行业离真正的数字化还相差很远,在经营模式上,很多业务设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我认为这是所有服务性行业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很多传统行业在做数字化转型、科技转型的过程中,还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在办事,做出来的产品业务之间是脱节的。
# 03 尾声
在未来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会有很多公司的岗位将由人工转为机器所代替。虽然感到无奈,但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未来更多的岗位需求更多的不是执行、制造类工作岗位,而需要的是更多有数字化思想的创造类型岗位、服务类型岗位。
对于传统行业来说,谁的数据更丰富、谁最能把数据用好、谁能把数据隐私保护的更为妥当、谁对数据理解的更为深刻,谁就能走在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梯队。
想要联系作者或咨询更多投稿详情请联系:
运营小助理:Annie
手机:131 6201 2071 (微信同号)
媒体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