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首发《智慧城市白皮书(2021)》

2021-08-16 13:51 来源:百度智能云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图片

      城市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智慧城市逐步发展,为新时代促进经济增长、建设美好生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之路。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始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明确提出“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为智慧城市未来十年的发展作出战略指引。


      日前,百度智慧城市事业部联合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正式发布《百度智慧城市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面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最新态势及未来趋势,从新型智慧城市的顶层架构、建设路径、实践案例等方面,为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建设思路和发展建议。

01

发展阶段与态势


      智慧城市概念自2008年(以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时间为参考)提出以来,全国各地加速布局实践,历经多轮迭代演进,先后形成概念导入期(2008-2012年)、试点探索期(2012-2016年)、统筹推进期(2016-2020年)等重要发展期,正迈入集成融合发展的新时期。


      智慧城市进入集成融合期(2020年后)以来,相关技术集成、制度集成、数据融合、场景融合较为活跃,初步呈现出四大发展态势:一是政策方面,国家系统性整体性布局、各地分级分类推进;二是技术方面,数字孪生与深度学习技术加速重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三是应用方面,应用整合带动数据与业务需求、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四是实践方面,各级政府加强省市县统筹协同发展,并逐步向基层治理延伸。


概念导入期(2008-2012年)


      以行业应用数字化、网络化为驱动,重点引入无线通信、光纤宽带、GIS、遥感等技术,实现单个系统信息化。在此阶段中,企业开始引入智慧城市概念,以国外软件系统集成商为主导,致力打造智慧地球、数字城市。


试点探索期(2012-2016年)


      以新兴技术为驱动,引入RFID、LTE网络、云计算等概念。ICT设备商、集成商等开始跑马圈地,国家部委牵头开展试点建设,以重点项目及应用建设为抓手,要求各部门数据共享,并开始打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此时期内,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全面应用,加速城市数字化进程。


统筹推进期(2016-2020年)


      以数据为驱动,开始集成NB-IoT、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建设注重以人为本、统筹集约、成效导向,进入新型智慧城市阶段。在此阶段,国家多部委牵头推进,以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的模式,国内互联网企业、运营商、软件商、集成商等生态主体,共同打造系统纵横联合、职能共享的城市大脑,助力城市实现智能化演进。


集成融合期(2020年以来)


      以数字孪生为驱动,依托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的建设,各条线系统数据从被动共享转向主动共享,多部门协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并通过政企合作、本地运营模式,实现跨行业协作生态交织发展。未来通过虚实交互、仿真推演等新阶段新特征的普及应用、普惠创新,城市将进入决策智能阶段,完成智能化向智慧化转型。

02

十大发展趋势


      (一)决策智能:城市大脑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决策智能迈进


      当下智慧城市已达到“能听见、能看见、能感知”的感知智能阶段,随着技术发展、需求更新,城市大脑应成长为具备自优化、自学习、自演进能力的未来城市基础设施,支撑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引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向认知智能迈进,并逐步向决策智能演进。


      (二)知识重构:跨模态数据融合、全行业知识图谱决定城市智慧


      未来,跨模态数据学习与知识图谱的交互作用促进智慧场景的应用落地和大数据的价值挖掘,通过海量数据构建城市级全行业知识图谱,对城市整体态势进行全局、实时的感知,面向不同行业及领域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使得城市大脑具有智能认知能力。


      (三)数据融合:政府与社会数据融合助力形成城市治理强大合力


      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形式为主,现有数据共享平台中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机制缺失、对接范围不广、对接数据不足、对接应用不深,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之间融合利用存在鸿沟,互联网巨头、三大运营商等拥有的海量数据未得到充分利用。


      (四)孪生驱动:数字孪生推动城市要素时空化集约化治理服务


      随着物联感知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城市内全要素完成管、控、营数字化贯通,形成“万物智联”的城市全要素感知体系,城市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可实现精准映射、智能运行。基于数字孪生城市底座及城市感知体系,各业务部门可开展位置溯源、空间计算、人机交互、远程控制、监测预警等,创新“去部门化”的集约治理和一站服务模式。


      (五)敏态发展:疫情推动应用系统快速响应建设韧性城市


      疫情突发倒逼联防联控应用迅速上线,未来城市大脑应能为业务系统开发提供坚实地基,支撑上层场景应用微框架、低代码、敏捷开发、快速上线,促进城市韧性提升与高质量发展。


      (六)入口融通:城市APP与移动互联网入口相互依存发展


      互联网入口由于其自身用户规模、内容应用及良好交互,成为城市APP的强有力补充。一方面,百度地图、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应用纷纷接入政务服务,通过小程序等为用户提供公积金刷脸查询、办税指南、残疾人证件申请等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城市APP纷纷融合互联网数据,采用智能化政务服务搜索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个性化服务。


      (七)以城促产:推动产业现代化高级化成为智慧城市重要使命


      智慧城市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形成叠加溢出效应,将更好支撑城市产业业态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型,引领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和生产方式加速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演进。各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区域数字经济部署,大力推动本地产业数字化转型,力争抢占新一轮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提升城市竞争力。


      (八)生态共生:开放生态为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土壤


      智慧城市发展将以平台企业为重要支点,发挥“点”的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市场进行数字经济产业链要素集中投入,形成“线”的拉动;引导培养本地化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形成“面”的展开,构建“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智慧城市生态圈,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多方合作共赢,为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九)数据安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数据安全技术是运行保障


      在保证数据安全、不泄露隐私数据的前提下,为实现数据自由流通和共享,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数据安全技术在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可有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并实现数据可确权、可追溯,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数据在可确权的基础上达到可信数据的交换和应用,确保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十)长效运营:可持续发展需要技术、数据、人才、资金运营保障


      为提升数据可用性、释放技术红利、培育城市平台用户,各级政府需围绕数据、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建立专门智慧城市运营机构,保障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与长效运营,避免运营不足而出现诸多“僵尸系统”,和不断陷入“反复建设”的漩涡。


具体内容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国脉业务体系

图片

【服务】国脉最新系列特色业务合辑

【活动】2021首届城市超级App免费评估活动

【服务】联合开展城市数字服务,助力城市超级App可持续发展

 城市超级App研究系列专题

专家观点 | 汪玉凯:超级App—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专家观点 | 杨冰之:城市超级App—战略抉择与体系建设

专家观点 | 中央党校高级经济师郭全中:城市超级App发展及融媒体转型之道

分       享 | 胡逸:灵锡数字之门——城市为什么需要像灵锡一样的App

案       例 | 吴炳坤:i厦门运营实践与思考

观       点 | 吴余龙:超级集成与超级App——基于北斗网格码的城市时空服务与价值逻辑

重       磅 | 城市超级App标准规范和评估指标发布

成       果 | 《超能城市产品白皮书》(全文)

活动发布 | 2021首届城市超级App免费评估活动





重点推荐



系列培训认证研修班:

1.提升 | 首席数据官(CDO)知识技能提升路径

2.通知 | 政务大数据运营管理师(高级)认证培训

3.DAMA|数据管理最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课程

联系人:刘丹

电  话:13269683561(微信)

邮  箱:liudan@govmade.cn



标签:

责任编辑:David319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