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来了新常态,一些影响是短期的,但许多影响将会成为世界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
新常态下,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就是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将帮助我们重塑工作,解决交流交互的窘境,提供更好的学习手段,使我们的生活更好地融入新常态的轨道。
数字化帮助企业提升韧性
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定义,在这里我仅借用网上MBA智库上的定义“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和通信手段,改变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
现如今,数字技术已渗入企业从产品到服务,从流程到监管,从员工到客户,从开发到市场等各个环节。企业正在经历技术、社会和法规力量前所未有的交汇融合。随着人工智能 (AI)、自动化、物联网 (IoT)、区块链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 的日益普及,这些力量的交汇融合势必会重塑标准业务架构。过去十年风行“由外而内”的数字化转型,而今则更趋向于利用呈指数级发展的技术,“由内而外”地发挥数据的潜力。
IBM认为,企业要经历数字化、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重塑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digitization)阶段,企业对个别能力或特定流程进行数字化,从而提高效率。过去几十年来,数字化在企业的应用逐渐走向成熟。
第二个阶段是数字化(digitalization)转型,企业在这个阶段会协调和整合数字化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比如,生命科学行业在数字化转型阶段会整合整个企业的数字功能和流程,利用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来实时监控客户的身体状况,给客户提供更及时的健康建议和帮助。
第三个阶段是数字化重塑 (digital reinvention) 阶段,企业会对战略、运营和技术进行彻底改造,将云、认知计算、移动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应用在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除了直接提供产品或服务,还要跟不同业态的厂商合作,打造一个借助数字方式实现连接的生态系统,为客户创造最佳的个性化体验。
相对于传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更加以客户为中心,而传统企业的IT体系主要还是以解决运营、管理的效率为导向的;各个系统的数据在必要、可控的前提下进行流动,而传统的IT系统往往有各种数据孤岛和防火墙,系统间的交互非常困难,因而数据的潜力难以挖掘;数字化的企业会更加敏捷,能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数字技术会极大赋能予企业,比如人工智能在应答系统中可以同时与成千上万的客户进行交互;数字技术使得远成办公变得更加便利,提升办公质量,远程办公已不再是选项,而成为了企业必备;数字技术甚至在企业治理、防止欺诈,提升监管力度等发挥重要作用。
很多研究表明,引领数字化的企业业绩往往超越那些在数字化技术面前裹足不前的企业。
据工信部统计,今年1-5月份疫情期间,在数字化核心的企业,例如互联网、软件、电信等都有不俗的增长,其中互联网更是增长了15%。相反,很多传统行业比如钢铁、汽车、家具、和家电都呈下降趋势,有的行业降幅甚至高达20%。
第二季度中国的经济同比增长达到了3.2%,高新技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网上实物商品销售等更是功不可没。网上实物商品销售同比增长超过了11%。现在许多农户直接对接城市消费者,从田间地头直接配送到大众餐桌,不仅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也避免了许多中间环节。正是由于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这种模式成为可能。
事实上,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是密不可分的。根据不同行业、企业发展愿景、战略等的不同,技术选择也千差万别,例如云技术、物联网、移动、人工智能、网络分析、数据安全等。
行业加技术,如虎添翼
有人说数字化仅适合大型公司。此话差矣。
1998年,马化腾和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最初的业务是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同一年,刘强东在中关村创业,成立京东公司,从卖光碟起家。1999年,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那时他是杭州的一位英语老师,当时公司的目标是建立国际和国内的网上贸易批发市场。2010年,王兴建立美团,想成为Groupon一样的团购网站,如今他的愿景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改进,能够每天服务10亿人次,普惠每个人”。
这些公司都曾生于卑微,长于风雨,终成巨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成长过程中积极拥抱新科技、新理念、勇于创新,从而使自己本身就成为了科技公司。试想一下,没有科技这个翅膀,他们何以从名不见经传的“丑小鸭”蜕变成腾飞的鲲鹏呢?
疫情期间有小创新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口罩,所需的仅仅是用手机拍摄的个人正面和侧面照片各一张。系统可以根据每个人具体的面部结构、尺寸量身打印出更加合体的口罩。他们所设计的口罩主体部分可重复使用,而一次性易耗部分只占很小的面积,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小企业是可以拥抱数字技术的,并且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中小企业就是驱动创新和就业的有生力量。
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占全球企业的90%,贡献了50%的就业。在中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创新、80%的就业,代表了90%的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涉及到这些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同时也关乎数字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混合多云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
作为数字化的核心基础设施,云平台的建设或利用,对企业来说不可或缺。过去企业常会贪大求全,力图拥有自己的IT基础设施。事实上,云服务的出现,会使企业平添完全不同的选项,节约成本,提升稳定性和灵活度,解决企业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知识不全的难题。
小企业往往承受资金压力,面对技能的短缺,没有经济规模,建立自己完整的IT平台是不切实际的。这类企业完全可以利用云服务的按用支付的特征(pay-as-you-go),免去初始投资,用很少的费用就可以通过云服务获得计算力、存储、带宽等能力,使用最新的相应平台和软件服务,为内部需求如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提供支撑。
对于中等规模企业来说,云服务也是最佳选择。一些中等企业已经投资建立了自己的IT平台,可能包含了几个甚至更多模块,也可能已经有了几个云服务的提供商。由于传统的IT架构,模块间的鸿沟纵横,数据无法在可控的前提下有效流动,数据潜力难以挖掘,数据价值无法体现。混合多云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化解这些矛盾,使各模块之间的数据根据需要可靠、安全地流动,使企业充分挖掘利用数据资源,将IT管理的负担从企业管理者的肩上卸下来,通过云服务的形式使用到最先进的硬件软件服务。而企业自身专注于它们擅长的行业工作,提升自身竞争力。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他们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打造了自己的IT基础设施,云化并非是要将现有的基础设施推倒重来。他们应当考虑将那些非核心、不是那么敏感的数据或服务放到云端,而依然将核心的、敏感的信息置入自己的核心系统,采用基础设施、私有云加公有云的混合多云模式。
大规模采用完整混合多云平台技术和运营模式所创造的价值,要比“单一平台,单一云供应商”方法高出2.5 倍。事实上,规模越大,平台方法的价值优势就越显著。预计到2023年,中国企业平均将使用12.5个云,这是供应商数量不断增长的必然结果。
但是,仅有1/4 的企业制定了整体多云管理战略。随着为数众多的企业踏上业务转型之旅,他们开始采用各种不同的云以满足外部客户需求以及内部战略、运营和基础架构需求,公共云用于运行面向客户的互动和协作应用;私有云用于处理安全要求非常高的任务关键型工作负载。在混合云环境中,借助最有效的实施方法,公共云、私有云和本地IT 环境中的应用可实现互操作和移植。因此,大多数企业的混合云采用率大幅攀升。未来三年,中国企业混合云采用率有望增长44%。
企业应当避免求大求全,投入大量资金在自己不擅长的IT上。外包服务是可以考虑的一个选项。当竞争达到一定强度时,外包在我国会形成趋势。IBM早在1989年就开启了IT管理外包业务。当时,IBM帮助伊士曼柯达公司设计、建设和实施了该公司的的数据中心,这被认为是IT外包模式的最早范例。IT外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专注核心、获取技能、增强灵活、快速响应,以及降低投资。
人工智能、自动化、云计算等技术的日臻成熟,给服务外包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新一代服务外包,利用智能自动化技术将“数字员工”部署到相关业务流程中,实现人机协作同行;通过云平台的延展和无缝连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服务交付。新一代服务外包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成本的降低,管理的效益,更是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利用新技术赋能,实现飞速发展的“助推器”。
很多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大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觉得无从入手,寻求专业咨询服务十分有必要。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往往也是同技术提供方或服务提供方共同开发、重塑企业的过程。企业内部员工往往对自己的痛点了如指掌,而咨询顾问能带来最佳实践和最新科技和工具等解决方案。
企业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数字化转型,常常会穿新鞋走老路,不容易把握最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内部的抵触也会成为转型的障碍。数字化转型也意味着企业文化的重大重塑,不能期待用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字化时代的问题。而完全交由咨询公司来完成数字化转型也难以做到有的放矢。许多企业的领导层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交钥匙工程,一经咨询顾问完成项目,企业也就完成了数字化转型的过程。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完全统一的模式会使企业的竞争对手很容易进行复制。
IBM车库(garage)创新方法,将商业模式创新快速落地。IBM和客户共创,明确最小可行性产品(MVP),小范围共同实施。通过敏捷的方式,不断迭代,将创新试点规模化,和客户共同运营,实现创新落地。应用IBM车库创新方式进行的数字化转型,投资小,见效快,敏捷高效,帮助企业实现以初创企业的速度,实现成熟企业的规模。
数字化是未来科技的基础。无论是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区块链、机器人,还是智慧合同、自动化、数据挖掘,无不依托于数字化。对于那些没有走数字化道路或数字化较差的企业来说,这些新科技可能就成为了错失的良机。
技术加行业才能如鱼得水。同时,这也为企业拥抱技术、迎头赶上、创造差异提供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