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大数据要不要开放给银行?经济界委员争起来了

2019-03-11 16:20 来源:网络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2019年3月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小组讨论现场,经济界别的委员在谈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开放信用大数据平台”等问题时,会场上升起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儿”,委员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站出来“打圆场”,“大家看看,要不换个话题,我们还有很多委员没有发言呢。”

  “我觉得这样挺好,大家讨论嘛,没有关系,讨论热烈起来这是好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晓炼说。

  大约10分中前,第一个“开腔”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韩沂。“我自己就是抓小微贷款的,这个事儿,有的机构挣得盆满钵满、乐此不疲,有的机构却感觉不好做。”韩沂所指的“有的机构”,前者是指网络贷款平台,后者是指一些大型商业银行。

  韩沂介绍,自己此前曾到蚂蚁金服、微众平台等网贷机构调研,发现他们可以通过淘宝、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信息,准确测算出可以放贷的人群,放贷规模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规模却不小。这些贷款因为针对中小、小微网商,一年损失率大约要到1.25%,但他们的贷款利率要收年息12%——18%,“收益可以弥补风险。”因此,这些网贷平台很乐意做小微贷款。

  而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韩沂说,上海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大约只有0.78%,放贷利率约为年息6%左右,“大银行不能收高利息,所以要控制不良率。”

  韩沂说,这就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建议,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全国统一信息平台为主、其他第三方信息平台为辅的信用体系,“让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对等,银行能拿到放心的企业大数据,心里也踏实。”

  但这种“大数据”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获取的。韩沂说,这需要公安、税务、环保、质监、海关、电力等许多部门共同配合。

  “过去小银行采取人海战术,一个农村信贷员,他能把每一个贷款人全家情况摸得门儿清。他家做什么的,他家亲戚做什么的,他住哪里,有多少亩田,在村里口碑怎么样,家里条件怎么样,孩子在哪里上学等等;现在再放贷,我们要靠大数据,比如他每月交多少电费,每月消费多少钱,给国家交多少税等等。”韩沂说,现在很多商业银行每年要支付数百万到数千万的费用向人民银行“买信息”,如果全套征信系统做下来,会更有利于银行放心放贷。

  但这种说法,立马被杨伟民、王一鸣等政协委员给“怼”了回去。

  “让公安、税务、环保等一堆部门为你银行服务?这不现实,银行要改变老大思想。”杨伟民说,商业银行也是企业,一家企业向公安等部门要数据“不太可能”,“其他企业也找公安说要求共享,公安给不给?别人贷款,我是他朋友,回头把我的数据都给拿走了,我觉得肯定不合适。”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也说,“银行要别人给它共享数据,那公安、税务找银行要数据,银行给不给呢?银行到时又要保护客户隐私了。”

  这时,胡晓炼站了出来,她重点提出大数据法律规范的问题,“银行是用不到啥数据了,但那些网络贷款平台可是已经把所有信息都用起来了。比如杨委员您确实没贷款,但根据您朋友圈的信息,您的某某朋友贷款了,您的信息也成为他贷款成功的一个考量因素了。您没贷款,但您的信息被采集了,法律边界在哪里?”

  有意思的是,这段讨论的高潮在被杨伟民委婉叫停后,后来发言的委员又把话题引到了这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大数据集团总裁、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茜长期从事大数据工作。她指出,目前的互联网平台并不安全。“各种手段的侵入不断,各种各样的病毒随时可以有办法侵入。”王茜说,要保证大数据安全,国家互联网核心技术要加大力量研究,否则风险很大、底线没有保证。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