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明:营商环境政策解读

2018-12-11 17:12 来源:数邦客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2018年11月28-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8智慧中国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数据赋能 智慧中国”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部委、省、市、区县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主管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主流媒体千余人参会。

  本文系原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原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小明先生于11月29日上午在“2018智慧中国年会”分论坛四--“政务服务升级:优化营商环境”论坛上的演讲,内容通过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image.png

【原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胡小明】

  一、关于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一)营商环境与交易成本

  做企业的人都很明白,方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原来我在国家信息中心的时候也做了一家企业,对很多问题都深有感触。

  首先就是税收的问题。当时在企业的时候,觉得最重要是钱要发到人的手上才有用,发不到人的手上就没有效果。对于招纳人才,你得先保证他工资,因为他不是一个人,他还有家庭。但是当工资要发到人的手上时,需要交很多的税,单位扣一笔税,个人还要扣一笔税,这就使得在人才争夺上变得非常困难。

  其次是在办事的复杂性的角度上。我自己原来也做过公司,公司是用家里的房子来做的。一开始是谈好的,过了几年之后呢,忽然说不能用家里的房子来办公司,如果办公司,又要加税。本来一开始将税算进去了,之后又重算,导致费用就升高了很多,那么接下来就使得很多事情变得很难做。

  在营商过程中的,有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一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城市做好的关键在于组织,效率是来自于组织的。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是降低交易成本,营商环境属于交易成本的一部分,交易成本越高,经济效益就越低。

  (二)核心是政府监管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重要内容是营商环境。现在除了交通、通讯之外,互联网和各方面经济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最有效的组织起来,社会就像润滑剂一样,以上这些都体现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管过程中企业付出的全部成本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营商环境包含政府管理、交通、通讯和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济管理当中,作为政府来讲,能够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政府的监管成本。如果能把政府监管的成本降低,那么对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非常有价值,这个就是政府现在做的事。过去政府在做事情的时候,有很多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开始的时候给企业优惠政策,然后降低地价,实际上对企业来讲,并不是长远的活动,这个长远的活动,还是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降低营商成本是政府改革的重点。

  (三)创新时代营商环境更重要

  在现在这个创新经济时代,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其实不是核心,这里面就谈到了,以前政府经常考虑产业政策,然后提出一种产业政策,然后是政策投资。这个有一定作用,但还不是核心重点。

  改善营商环境比产业政策更有效,简单需求阶段产业政策是可行的,创新经济阶段不可行。创新和优惠政策并没有直接的作用,而政府过去是从产业政策角度考虑,并没有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当站在企业角度考虑的时候,就会带来很多问题,两个地区的政策不同,企业会先选择优惠政策多的地方,一旦企业做起来了,会离开并寻求对发展更有利的地方。所以真正吸引企业最重要的是营商环境,只有营商环境更容易能让企业组织人才、产业聚集起来。

  创新经济时代,政府直接干预经济不可行,要靠企业家自己去创新。世界银行定义的营商环境实际是人才、资金、技术,有一定的方向。但是营商环境不仅仅是政府的政策,还有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

  举例:有个美国人,做了个统计,把全国创新发展的地方做了一张图,另一个美国人,把同性恋的分布也做了一张图,后来发现这两张图的分布几乎是一样的。换句话来讲,就是同性恋活跃的地方,创新也活跃。那么大家会觉得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比较宽容,政策比较自由。相对来说,约束得少,这种情况,也是一种营商环境,但是这种营商环境有些地方政府会给予支持,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是做不到的。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目前来讲主要还是围绕政策的发展,而政府最有效的做法,还是做营商环境,来促进社会的全新发展。

  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

  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估已经做了十三年了。过去我们对《营商环境报告》的重视程度还不太够,那么现在中美的贸易大战,全球的投资争夺,这些问题累积使得我们更加重视营商环境。所以国内现在来讲对这个问题也比较重视了,因为我们发现营商环境评估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企业创新、促进投资外包、吸引外来投资、国际投资、国内的投资,那么这些问题都越来越重要了。于是国务院的放管服方向也越来越趋向营商环境改善、加强。

  世界银行做的《营商环境报告》,实际上是选择了全球的营商环境190个国家,测一些指标,那么这些指标测完之后呢,做一个排名,那么这个排名在全球来讲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为什么大呢,因为他就是一个投资、人才流向的一个指示剂。所以,从这点来讲,中国对这个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了。而以前我们采取的一些方法,如优惠政策实际上并不长久。从营商环境来做这个事情,会更加有力量。

  (一)《营商环境报告》的内容

  今年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强化培训,促进改革》。本期报告涉及10个领域: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装修合同和办理破产。本期报告使用的是各国2017年6月2日至2018年5月1日的数据。用量化的指标对全球190个经济体衡量监管法规是否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二)《报告》排名的影响力

  《报告》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对各国改革产生极大推动。有128个经济体进行了重大监管改进,进步显著的有中国、印度等十个经济体,以获得电力与跨境贸易进步最大。在上年世界银行的《报告》中,中国综合排名为78;今年中国排名提高32位,跃升46位,首次进入前50。中国为中小企业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思路进入全球前十。

  (三)《报告》排名办法

  营商环境是指企业完整生命周期中遵循的政策法规要求的时间与成本,《报告》从数据维度简化描述营商环境,形成便于不同经济体之间比较的共同标准。《报告》选择了5阶段11类指标进行分析(本期为10类指标),数据包含法律得分指标与监管需要的时间与成本指标,数据先由经济体自报,再由评测小组对样本企业问询调查,并由第三方进行分析计算。本次《报告》评测,中国是以上海(权重55%)、北京(权重45%)为样本参与计算排名。

  三、全球营商环境改革之风

  (一)对全球经济改革的推动

  《营商环境报告》对全球经济改革的推动是非常大的,各国政府只要你把他排到竞争的位置上去,他就会高度重视。

  举例子,比如:北京有50多个委办局,都做自己的事,做完之后,要求他怎么改进也不成,后来就干脆做了一张排名表定期发布,大家的积极性就不一样了。我原来在深圳的时候,有一年深圳的政府网站排名排到三十四了,而深圳是信息化发展非常活跃的地方,于是市长要求第二年一定要进去前两三名,后来很快投入,第二年就第一名。

  这说明政府和各级政府官员对排名都非常重视,这报告提出最重要的体现是比较的标准,大家不排位不比较的时候都比较松懈,只要一比较就比较重视。这里也体现一个改革方向,也就是营商环境提出的内容,对国际市场都有很大的影响。

  总结来说,《报告》的目的:一是提供比较的基准刺激改革;二是指出改革方向;三是为国际援助流向提供依据;四是检验政策监管理论的效果。

  全球营商环境排名的影响力极大,刺激全球营商环境的改革, 2003年以来,190个经济体中186个经济体实施了3500多项营商环境改革。

  (二)世界银行观点

  世行集团行长金墉表示:私营部门是全世界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的关键。《报告》所创建的公平、高效和透明的规则是营造富有活力的经济和创业环境的基石,更重要的是《报告》也敦促了政府加快为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和社区繁荣创造条件。

  (三)俄罗斯、印度、新加坡、香港的经验

  俄罗斯、印度、新加坡、香港都非常重视营商环境。俄罗斯2012年排名120位,普京上台后即发布《关于国家长期经济政策》,命令政府采取措施,2018年达到20位,政府推动了23项改革,按行政区评比。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上台,提出“改革、行动、转型”和“印度制造”战略,设定2022年进入前50名的目标,印度今年升至77位,在国内按行政区评比。新加坡营商环境连续十年第一,建立“精明监管委员会”。香港地区长期保持前五,建立“方便营商咨询委员会”。

  四、中国政府重视营商环境

  (一)习近平总书记指示

  习近平指出:营商环境就像空气、温度和水对于生命体一样,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生态。要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企业投资就往哪里走,哪个地方发展就会更快更有活力。

  (二)李克强总理要求

  在2018年1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会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要借鉴国际经验,抓紧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逐步在全国推行。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办事便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厚潜力。

  11月2日李克强在给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的贺信中表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创新力度,对内外资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政策,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中国继续成为中外企业投资发展、合作共赢的热土。

  (三)国务院部署

  为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国务院开展了营商环境评测。首批试点的是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第二批又补充天津、重庆等十个城市共22个城市。

  中国营商环境评测的指标结合中国的特色进行了修改:对接世界银行标准,完整吸收其12项指标,强调可量化、可比较、程序与计算方法相同;增加一些符合国情的指标,综合评价投资贸易便利度和长期投资的吸引力,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要求客观真实,科学管用,如增加用水、用气的指标等。国内强调要从三个维度评价营商环境:企业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的时间与成本;城市的投资吸引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四)重大改进

  “开办企业”:由去年93位上升到今年28位; “办理施工许可证”:从172位升至121位;“获得电力”:由 143天压缩为34天,从去年98位跃升为14位;“登记财产”、“保护少数投资者”均明显有改进;“纳税”:由130 升至114位,取消营业税、缩短纳税合规时间,纳税时间减少65 小时,为142小时/年;“跨境贸易”:由97位上升至65位;成本由745美元降到326美元;“解决商业纠纷”:第6位,平均耗时496天成本占索赔成本16%。

  (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排名

  2018年11月12日中国财富网和万博新经济研究会联合发布《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指数研究报告》对全国31个省市营商环境指数十强并按东中西地区进行排名。

  前十名为: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天津、福建、辽宁、湖北;东部地区前五名也是全国的前五名;中部地区前五名为湖北、安徽、湖南、河南、江西;西部地区前五名为陕西、四川、重庆、广西、云南。

  (六)地方城市举措与智慧城市相结合

  营商环境的排名刺激了城市之间的竞争,竞争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政府改革,很多试点城市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很多改进营商环境方案,取得很多成果。例如:北京在聚集办理施工许可、开办企业、纳税、获取电力等方面做出改进;上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判断标准,一网通办、建立大数据中心、政府流程改造、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等等;浙江衢州提出“无证明办理之城”、“掌上办事之城”等口号;杭州市政府为改善营商环境提出了28项改革措施。

  五、营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政府发展经济的切入点

  政府看到的市场机会大都是过时的机会,政府直接干预效果不佳,产业政策并不成功,在指导企业创新方面政府不要过于自负,改善营商环境才是切入点。创新、创业的事情要由企业家去做,政府应该创造公平、有效、透明、可预期的市场价值。

  (二)认真学习国际化的经验

  中国由于市场规模大经常会忽略国际化,国际化产品才是能够长远生存的产品,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国际投资。为什么系统化的思维大都出自西方?因为我们的经验与市场化的历史太短。跨界贸易是非常不错的,我们需要克服思维方式的实用主义和短期行为。

  (三)智慧城市的目标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是面向服务的,政府仅靠数据并不能实现科学决策,要考虑什么才是企业所需要的,政府不具备指导企业创新的能力,政府不容易看到真正的创新,创新是远离理论,是对现有环境的改进,努力节约企业与居民时间的智慧城市。

  (四)让企业与公众有获得感

  政府做事情一定要围绕着公众,围绕着企业。现在政府慢慢认识到,对企业好就是对国家好,中小企业的获得感最重要。政府闭门想出的好事情社会并不买账,重要的是服务对象的获得感。效益与成本有立场,是谁的效益谁的成本,知识产权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