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数据,不少市民可能仍觉得陌生。但其实,大数据已悄无声息地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淘宝购物时的“好货推荐”,音乐软件里的“猜你喜欢”,还是支付宝推出的年终账单,其实都与大数据有关。
海量数据纵横交错、相互关联、相互印证,使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外诱因和隐含因素得以真实记录。只要通过智能化挖掘便可展现经济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性,揭露海量数据背后的特点和规律。而在经济发展中运用大数据,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与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潜移默化中,一个靠数据说话的时代已经来临。
大数据打开未来新生活
无论何时何地,再也不用担心交通拥堵和停车难,大数据平台为你计算出最合适的路线,从城南到城北一路畅通;停车场的物联网终端设备自动识别车型,将数据传递到大数据平台,为你推荐最合适的停车位,同时自动计算停车时间,实现自动付费……这样的智慧城市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上个月落幕的全球智能经济峰会暨第八届智博会上,宁波“城市大脑”CityGo惊艳亮相。这台城市的数据“大管家”以及智能“神经中枢”,将帮助城市协同创新和城市智能运营。
“‘城市大脑’CityGo的惊艳亮相,得益于近年来我市网络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市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目前,我市宽带出口已超7000G,窄带物联网(NB-IoT)目前已实现全市区县级以上范围覆盖,预计年底即可完成乡镇级覆盖。
网络设施的建设将有效打破垂直行业的“应用孤岛”,让传统公共设施加速迈向智能化,实现物联网系统互联与数据共享。去年5月,宁波市公共物联网开放平台正式启用。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181家企业在该平台注册,共创建产品257个,接入设备数超过24万个。其中,政府类已经接入城管智能井盖、公交新能源车、邮政快递车、自来水智能抄表等应用;工业企业类已经接入宁波水表、东海仪表、四海车联网、波导车联网、锦浪新能源、金丰机械等应用。
通过在窨井盖上安装NB-IoT无线传感器,工作人员在屏幕前便能实时了解三江口核心片区的1000余个井盖的状态和位置,一旦井盖有损坏或丢失,便可第一时间进行抢修。搭上物联网“快车”,公交车的运行状态、轨迹以及车辆电池电压、电量等数据变得一目了然。在市邮政局,快递车辆则能与终端厂家平台相连,数据上传应用系统后,即可实时跟踪车辆的位置信息……目前,我市物联网已成功应用于城市管理、公共设施、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公共数据归集方面,我市目前已归集57个部门的数据,总数据量达16。07亿条,与去年相比新增37个部门,新增9。23亿条。各部门通过政务云共享使用数据16。13亿条次,新增共享使用7。81亿条次。主要包括全大市实时更新的工商企业登记数据,全大市定期更新的法人数据,全大市育龄妇女数据,部分地区的基本人口数据,企业对账信息、清税信息、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信息等。
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让市民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便捷
大数据驱动“智造”新发展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市民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利用好这些数据,不但能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还能促进生产环节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提高效率,促进产业升级。
在太平鸟,大数据已成为企业降低库存,减少断码率,提升整体销售量的重要砝码。今年8月,太平鸟已将大数据应用在太平鸟男装上。据太平鸟数据产品组负责人周伟伟介绍,太平鸟拟通过大数据,分析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偏好,对线下4000家门店的所有SKU进行销量监测与数据分析,及时调整产品配比,减少断码率,降低库存。
“原先这项工作靠的是经验,而现在我们靠的是真实的数据,一切用数据说话。”周伟伟说,按照计划,太平鸟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上线商品AI大数据系统项目,并计划于2020年,实现大数据应用在太平鸟女装、乐町、MG、MiniPeace、贝甜、鸟巢等品牌的全覆盖。
“除了商品AI大数据系统项目,今年8月,太平鸟在首家旗舰店——杭州大悦城店率先进行大数据平台的应用试水,消费者只要选择一件衣服,系统便会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搭配。”周伟伟说,今后市民买衣服也将变得更加便捷。
太平鸟在大数据应用上的尝试并非个例。据初步统计,市大数据局已将29家制造业企业的大数据建设项目纳入项目库,并建立了需求库与案例库。与此同时,我市已相继启用阿里巴巴全国首个特许经营的宁波大数据云基地、宁波百度(云智)大数据产业基地以及宁波腾讯云产业基地。其中,宁波百度(云智)大数据产业基地已注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72家。
拥抱云平台,融入云时代。企业上云也是我市利用大数据推进经济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动能的重要途径。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有上云企业6万家。其中,今年前9个月,三大运营商实现净增上云企业数超过2。2万家。按照计划,我市将力争于2020年底前,实现上云企业8万家。
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大数据价值创造的关键在于大数据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应用已融入各行各业。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大数据管理专委会等单位编撰的《中国大数据应用发展报告》认为,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已步入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时期。从大数据产业规模来看,预计未来3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面对大数据送出的“蛋糕”,宁波准备好了吗?
据市经信委副主任叶春华介绍,大数据是实现由信息服务向智能与知识服务转变的重要桥梁,也是推进智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它将为制造业企业插上数字翅膀,加速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推动宁波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从网络强国战略的“五个明确”到数字中国战略的“三大任务,六个主攻方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珠联璧合,成功引领新一轮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大数据驱动“宁波智造”创新发展正当其时。
2016年,我市已出台推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夯实信息设施基础,集聚政务大数据资源,实现深度共享与开放,促进开发利用;加快大数据在政务、公共事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政府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发展转变;推动大数据在各传统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创新;协同云计算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围绕大数据信息安全,强化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部署。
我市目前正抓紧编制《“数字宁波”建设规划》,启动“数字宁波”建设。按照计划,下一步我市将依托大数据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加强网络基础支撑,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大力发展大数据应用,坚持示范带动和总结推广,加强大数据和大数据赋能,加强研究和建立大数据标准与安全保障体系,加大力度推进大数据应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企业上云方面,我市将加强落实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健全企业上云激励机制,以规上企业为重点,打造一批上云标杆企业。同时,围绕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开展云化改造工程,建设若干有影响力的行业云服务平台,并推动企业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发展融合应用,创新服务模式。
紧扣大数据“脉搏”打造宁波竞争新优势
典型案例
-余姚:让城市大数据“跑”起来
日前,余姚市经信局组织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余姚支行及试点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就“中小企业授信‘最多跑一次’金融服务系统”建设进行会商。借助这一平台,银行可快速掌握贷款人的动态信息,做好贷前风险评估和贷中监测,贷款人也可免于跑部门、打证明。该平台的建设是余姚城市大数据平台从数据归集向应用开发推进的一个缩影。
自2016年组建数据建设团队,并引进吉贝克公司以来,余姚在宁波率先启动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并于去年10月实现平台上线。截至目前,已有46个部门的重要数据纳入平台,数据项1343项,记录数超过8。1亿条。“通过引导各部门参与数据共享、网上审批、互联互通,打破了数据壁垒,让数据‘跑’起来,成为有价值的‘活水’,从而提高为民办事效率、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余姚市经信局互联网中心主任郭泉泉说。
随着城市大数据归集基本完成,各项应用开发正在推进,各部门共享、应用大数据的氛围正在余姚逐步形成。目前,余姚已有9个部门通过平台申请共享了1630万条数据,并全力推进应用开发,将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成全国县级市样板。截至上月底,余姚市死亡人员信息库、考核办目标考核管理系统、市公安局数据碰撞分析系统等20个应用已开发完毕并通过验收,企业绩效评估系统、人社局医保资金审核系统、教育局中小学入学报名系统等正在开发。
-众车联:推进汽车零部件行业供给侧改革
“短短3个月内,我们平台的交易额已达29。34亿元,预计本月底即可突破40亿元。”面对未来的发展形势,“众车联”运营总监熊飞信心满满。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互联网平台,“众车联”自今年6月在慈溪上线以来,不断推进汽车零部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探索。
据介绍,“众车联”由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福尔达、华翔,知名金融集团蓝源资本、共青城征途基金,大日光集团共同发起成立。该平台将以整合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为切入点,依托五大产业子平台和六大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云集采、供应链金融、云物流、大数据、智能制造和产业基金等服务,全面赋能汽车产业链。
“该平台将把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采购和公共服务集中到平台,通过消除中间环节,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宁波样板。”熊飞说,截至目前,“众车联”首批企业会员有200余个,对接产品超过10000种。通过平台,部分股东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已下降10%至15%。未来3到5年内,平台交易额有望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国汽车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新经济共享平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