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的核心驱动力:政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

2018-09-20 15:22 来源:信息化研究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一。全球正在爆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2006年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性开端,亚马逊、谷歌等互联网巨头正式提出云计算的概念,掀起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巨浪。云计算是计算技术在摩尔定律引领下经历60年量变的结果,也是人们认识和计算资源的升华。从云计算开始,人们利用计算资源不再依赖一台台孤立的设备,而是通过虚拟化、资源池化、封装、服务化等技术实现弹性可伸缩的利用集中起来的计算资源。基于云计算,计算资源能够在互联网中按需供给,像自来水一样实现自来计算。在云计算技术逐渐普及的过程中,大数据的概念也被逐渐提出来,而后逐渐形成从技术到应用服务全方位系统化集合。通常来说,大数据有4V特征,即数据量大、数据多样性、数据价值性和数据高效率等。

  大数据与云计算结合,使得大数据得到高效处理,数据价值得到充分挖掘。2017年,随着人类与人工智能程序在围棋比赛中的连续失败,人们开始普遍认识到人工智能程序的价值,认识到人工智能不再是实验室中的测试程序,而是可以实用化的一种新技术。进而人们开始了解到人工智能已经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运行优化等方面已经具有了实用化的价值。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是算法程序,但这些算法程序往往又建立在云计算强大的算力支持和大数据有关的价值利用之上。可以说,没有近十年来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人工智能算法要想发挥价值,可能会仍然遥遥无期。从这个角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有着天然的三位一体特性。

  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此轮产业变革的核心

  除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近十年来,人们还发展了大量的其他新兴技术,比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3D打印、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这些技术在构造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但从整体来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万物互联世界中的万物都离不开算力支持、大数据服务和人工智能增强赋能,智能产品是这样,3D打印和机器人也是这样。很简单,云计算代表着算力、大数据代表着数据、人工智能代表着算法,在智能万物的未来,算力、数据和算法缺一不可。

  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所产生的结果就是产业变革,或者说产业革命。普遍认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爆发第四次产业革命。所谓第四次产业革命,以人类知识的创新利用和全方位智能化为标志,它不同于以蒸汽机利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也不同于以电力和石油利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和以信息技术利用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此轮产业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2013年德国发布的工业4.0战略,其中描绘了建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基础上的智慧生产和智慧工厂蓝图。此后的2015年,我国也发布了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另外,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也分别针对此轮产业革命发布了相关的规划和政策。总体来看,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爆发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无论是德国工业4.0战略,还是中国制造2025,以及美国、日本等国提出的产业变革战略,其中的都有一个核心基础,就是新兴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以及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充分融合。很显然,新兴信息技术是此轮产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量,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又是新兴信息技术的重中之重,因此,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看作是此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

  三。政务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三位一体

  (一)新时代智慧政务的总体特征

  与产业变革的因果类似,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府服务也不会超然例外,即要自身变革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同时还要服务于新时代的需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之下,政府服务也具有了全新的特征。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技术成果不仅仅应用于产业领域,也将与政府服务相结合,实现全新的智慧政府服务;另一方面,政府服务要重点服务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满足新时代全社会和社会个体的全新需要。简单来说,就是一方面要顺势而变,另一方面要顺势而为。

  当然,从大的方面说,新兴技术的运用同样是政务信息化内容,或者说是电子政务的实现内容。谈到电子政务,很多人就不会陌生。在过去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政务运行和政务服务活动,增强了政府运行的效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们通常把这些工作称为电子政务。

  现在,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它们开始与政务工作进行全方位融合,使得电子政务具有了全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个性化、云端化、数据化、智能化等。政务运行和政务服务更加有针对性和效率,更加聪明的理解大众需求,从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智慧政务时代。与电子政务不同,智慧政务更加强调社会服务,更加关注和理解大众个体的需要,更加聪明和具有预见性。

  (二)政务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智慧政务的核心驱动力量

  与产业变革相似,虽然还有大量的新兴技术被运用于智慧政务建设,比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但毫无疑问,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三种技术,它们起着核心驱动作用。其中云计算提供特性可伸缩的算力基础设施支持,大数据提供智慧政务运行的生产资料,而人工智能充分利用算力资源和大数据,并通过专门设计的算法来实现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率的服务。当然,先不谈它们三位一体的关系,就它们分别来说,目前在政府服务领域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价值。

  首先来谈一下政务云。政务云是目前新技术与政府服务结合最成熟的领域,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有大量的应用实例。简单来说,政务云,就是云计算在政府管理、运行和服务领域的应用。它的一个最直接好处在于把原来政务信息化时代分别建设的孤立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和云化,即能够节约政府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也能够进一步简化和优化政府服务。同时,通过整合云平台应用,打通政务服务的各种业务流程和职能,提供弹性可伸缩的政府服务,实现真正的云上政府和按需为社会服务。

  从技术上,政务云往往也会包括类似企业私有云计算常见的三层架构,即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应用即服务)。其中:IaaS为所有的政务云服务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包括计算、网络、存储等计算资源;PaaS为政务云应用提供数据管理平台、应用开发和部署平台,便于更加高效的创新政府服务,这对于政府快速响应大众需求具有重要意义;SaaS一方面为政府管理和运行本身提供应用服务,另一方面提供大量的政务APP应用,来服务社会大众和企业,例如:税务APP、工商APP、社保APP、人才培养APP等。另外,无论对政务大数据应用,还是政务人工智能应用来说,云计算都是基础的基础。

  其次再来讨论一下政府大数据。政府大数据是一个热门话题,推动政府大数据运用对政府管理和运行,以及服务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政府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位置,因此拥有普通企业和个人所不能拥有的大数据资源。政府不仅仅拥有资深管理的大量数据资源,而且具有行政力量来获取各种必要的外部社会数据。从政府自身拥有的数据来看,包括工商、税务、公安、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环境、金融、统计、气象等数据。从外部数据来看,政府也有能力获得社会数据,如世界经济运行数据、舆情数据、企业报告数据等。

  因此,一方面单单从数据量来说,政府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另一方面,从大数据建设和利用来说,政府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主导力量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主动的建设大数据应用平台,为政府和社会大众提供服务。而且由于政府的公共服务属性,政务大数据应用将能够广泛普惠到社会中每个企业和每个人。

  例如:湖北省的省级政务云“楚天云”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将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交通运输业进行有效渗透与融合,形成具有"线上资源合理分配,线下高效优质运行"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满足公众更便捷出行、更人性服务和行业更科学决策的需求。

  从产业发展的未来来看,大数据是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型生产资料,政务大数据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产业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体现政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地方运用大数据进行疫情监测和集成疾病监测,便于卫生系统快速响应。另外,基于大数据,能够显著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实现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科学决策。

  从价值来说,政务大数据应用改变了传统上政府由于不处于一线而导致的后知后觉问题,可以通过大数据建模,对社会和经济问题进行提前预测和预警,实现更有效的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总之,大量的实例都在说明一个事实,政务大数据应用对于各层级政府的高效管理和服务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如果政务云和政务大数据建设都比较完备,那么政务人工智能应用也就水到渠成。我们不能把政务人工智能应用简单理解为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程序在政府行业的局部应用,而是人工智能与政府管理和服务相融合,实现更加高效和精准的政府管理和服务。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自学习、自适应和自服务,人工智能与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融合,使得政府管理和服务具有了智能的属性,能够不断进化和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随需应变。

  例如:根据新闻报道,2016年10月,杭州市政府联合阿里云建设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城市大脑的核心是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它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问题。

  (三)三位一体的智慧政务服务与产业领域的应用

  类似,虽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服务,但同时,它们又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整体,是三位一体的。三位一体的认知,对于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独立价值和系统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到智慧政务领域,政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也显而易见。

  根据前面的讨论,政务云是基础设施,是算力基础,提供弹性可伸缩的计算资源和云端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看作是政务云的具体应用,是新时代政府云服务的必要组成部分。从政务云服务的未来来说,没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它就是不完整的。从政务大数据的角度,海量和不确定性的数据处理必须建立在云计算提供计算资源之上,无论是从数据传输、数据存储,还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角度,都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

  以大数据分析为例,一般建立在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平台上,要不然无法实现高效率的数据处理。可以说,政务大数据离不开政务云平台。同时,政务大数据又为政务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基础的原材料,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看作是一个知识创新的机器,把数据经过算法转化为一种新的知识财富,这种全新的知识财富可以用来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就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最为成熟的深度学习算法来说,没有大数据作为基础,算法的价值就不能有效发挥。从这个角度,人工智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现成的数据人工智能就不能开展,也可以从零开始采集数据并逐渐形成大数据集合,但大数据平台对人工智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人工智能往往需要多维度的数据支持,就需要充分的大数据来源,进而需要大数据平台建设对人工智能应用充分预见和充分支持。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云计算又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基础,反过来,在建设政务云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考虑在内,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简单来说,政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者互相牵制的关系我们称为三位一体。

  另外,政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是后台的技术支撑,从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角度,作为服务对象的企业和社会大众并不关心后台系统如何建设,而是需要更加高效的政府服务,三位一体的建设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因此,正是由于政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紧密的三位一体关系,虽然它们有不同的价值考虑,但同时又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才能够全面发挥各自的价值与总体的价值。总体来说,未来的智慧政务正是建立在政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之上,从而实现个性化、云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政府服务。

  四。结论、问题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仅仅与产业相融合,而且必然要与政府管理和服务相融合,实现新一代的电子政务,即智慧政务。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技术,将能够实现弹性可伸缩的政府服务、基于数据驱动的政府服务、智能高效的政府服务。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的建设,就能够实现个性化、云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政府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未来的新时代政府服务蓝图已经清晰可见,但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知道,过去政府信息化时代往往分部门进行系统建设,这为现在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埋下了伏笔。现在,各级政府都在推动政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建设,但由于传统观念与传统建设习惯问题,导致存在政务云化之后的云中孤岛、数据不统一、部门数字鸿沟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阻碍了智慧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政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不一致,很多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三位一体的关系,在实践中往往分别规划和建设,人为割裂三者的关联,甚至重复建设,导致巨大的资金和价值损失。

  (三)几个建议

  针对目前政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各级政府需要充分认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全方位变化,并对这种变化的内涵和各种可能性建立充分的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全方位转变思想观念,努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2.全方位认知新兴技术:政府各级管理人员需要对可能影响到智慧政务建设的新兴技术要全面了解和把握,认识这些技术是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有什么价值。重点必须掌握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3.三位一体的规划和建设:由于技术发展有先后,很多政府都是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别进行规划和建设,从现在开始需要建立三位一体的观念,对已有的规划和建设进行调整和优化,适应三位一体的需要。

  4.创新政府服务:新时代的政府服务要能够及时感知社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政府服务,这些工作需要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三位一体的政务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供了环境和技术基础,政府服务也能更加快速的创新,政府部门要认识到这种便利性,积极主动创新政府服务。

  5.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智慧政府服务需要一个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持,尤其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要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同时,从三位一体的角度,形成有专长、有全局的人才知识结构。

  总之,政务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三位一体为智慧政务建设提供了基础和无限可能,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政府服务时代。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