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行“四张清单一张网”,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动共享、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在智慧政府方面初步形成了浙江经验。浙江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完善建设集约、服务集聚、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统一数据平台。预计到2020 年,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零上门”事项超过50%的目标。
实际上,对于智慧政府的建设,大数据起到了关键作用。浙江省把大数据引入政府服务领域,是智慧政府的有效路径,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
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路上”是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真实写照。群众和企业办事需要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最多跑一次”就是针对群众和企业办事难的现实问题提出来的改革措施。“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等,大幅提高行政服务中心办事事项即办件比例,推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将部门分设办事窗口整合为“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社会事务”等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避免群众在不同部门间来回奔波。“最多跑一次”让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真正让政府从“管理者”转变成“服务者”。“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核心则是将大数据理论引入政府服务工作中,是一次政府理念的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流程的再造。在大数据技术平台的支持下,浙江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一系列的组织模式来革新政府治理的组织架构,将传统的组织架构向合作、协同方面进行转型。
从单兵作战型向协作共享型转型。 “最多跑一次”改革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加快推进公共数据整合和共享利用,建设公共数据平台和统一共享交换体系,完善全省人口、法人综合数据库和公共信用信息库,以数据共享促进流程优化、业务协同。
在数据共享平台的搭建过程中,浙江省运用大数据的储存方式和处理技术,建立基础数据库、专业数据库和应用数据库,打通相关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链,以“技术强制力”克服政务数据碎片化、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等制度,解决部门间放权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提供支持。
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型。大数据有助于决策者养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思维习惯,尊重数据与客观证据。尤其是当数据结论与常识不符的情况时,避免倾向选择常识进行决策,应放手让大数据说话。
此外,大数据技术能够把数据与实体相连接、相匹配,让需求以个人、家庭、社区的形式出现,并被记录、鉴别、挖掘、设计和营造,这样就可以让政府在监管评价同一项政策措施时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对不同对象进行“定制性”服务和施行相应政策,这将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创造出更多价值。
从柜台式向自助式全天候转型。
好政策不仅要打通“最先一公里”,更要注重“最后一公里”,将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是简政放权重要的一环。行政审批放权须攻克“最后一公里”。“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浙江政务服务网”为平台,推进网上及APP申报(预审),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身份认证、电子签章、归档等全程电子服务,并通过开发数据共享平台与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实现移动缴费。从柜台式向自助式全天候的转变,把原来区域、时间限制的政府服务转变为以大数据打造的智能终端为基础的全天候服务。“浙江政务服务网”建立了公众与政府间的沟通渠道,通过在线交互让民众成为政务流程的节点,参与政策制定与执行、效果评估和监督,从而能让政府更好地了解到公众在想什么,需求什么。可以预见,未来的网上政府,将是线上线下联动的,是一个全天候在线的智慧政府。浙江省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让社会公众、广大企业得到更多实惠,也让一个全新的政府形象展现在网上。
服务型、协作共享型、数据决策、自助式全天候,这些关键词也许还没有完全概括出大数据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浙江经验。浙江省在智慧政府的建设过程中,大数据正在释放巨大的能量。大数据正在打破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公民间的固有边界,让信息孤岛现象消减,让数据共享成为现实,让城市变得充满智慧,让生活更加便捷,让工作更加高效,让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纽带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