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3点,广州市中医医院同德围分院的郭护士挺着孕肚,在急诊护士站旁来回穿梭,一刻也不得闲。“这边的工作量可能比总院还要大。”她说。2017年6月底,这家新落成的三甲医院揭牌,有着10年护龄的她和其余200多位同事从荔湾区总院被统一调派过来。
此前,白云区的同德围仅有零星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私人诊所,成立于1999年的广州市中医院同德围门诊部是唯一具有三甲水平的分支机构,但门诊容量和诊疗设备都比较有限,也不能够住院。周边的30万人当中,谁要是生了急病重病,只能坐车去市中心就诊。
而在总建筑面积28405平方米的同德围分院投入使用后,门诊楼和住院部有了205个床位,急诊科也增添了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心电监护仪等先进设备,有能力处置各种突发病症。郭护士说,最近他们刚收治了一个从三米高跌落下来的街坊,前一晚抢救了一名突发心衰同时患有肺炎和多种基础病的老人。
从去年12月底该分院成为广州市医保定点机构以来,各专门科室的就诊人数迎来新的增长。一位年轻妈妈第一次到这里就医,替儿子挂了外科的专家号;住在附近横滘村的外来务工者陈先生也经人介绍,带着72岁的母亲来看耳病:“之前一般到机场路那里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这边开了之后方便多了。”
儿科中医师朱丽臻今年1月起正式在同德围分院上班,她告诉记者,冷空气到来之前,儿科经常爆满:“除了附近的街坊,还有一些从潭村、石井那边过来。忙的时候,我一天看50多个号,可能其他更资深的医生看得还会更多。”朱医生说,这里很快要开一个24小时的儿科急诊留观病房,配合24小时有人值守的化验和磁共振(CT)诊断,可以应对有患儿半夜求诊的情况。
在她隔壁,花白头发的儿科专家、副主任中医师谢康禧正在坐诊,头一个小时看了7个号。每周三下午和周五上午,他会从总院来到同德围分院。内科、外科及各细分科室也都设有这样的专家巡回门诊,且同科室内各个知名专家出诊的时间基本错开,如此一来,周边居民无论何时,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市区水平相当的医疗服务。
三甲医院次第开张
医疗服务布局更均衡
广州市中医医院同德围分院的设立,只是《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 2020年)》新近的成果之一。
按照这份规划,2020年之前,全市共将新建83家医院,并有59家综合医院、19家中医医院和17家专科医院完成改扩建。这一轮的医疗资源布局当中,越秀、海珠等中心城区的大型医疗机构都被严控扩张,富余的优质医疗资源被逐渐输送至荔湾区南部、白云区北部,以及南沙、萝岗、从化、增城等缺乏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的外围城区。
2017年,除了同德围地区,地处广州北部山区的从化和与之毗邻的花都,也分别迎来区内第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从化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自2013年成立时,就提出让近70万从化市民实现“大病不出区”的目标。如今,这里既有自助挂号系统和自动药房,也有1 。5T核磁共振、全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高级职称专家增至132人。院长邹小明说:“医疗水平的大幅提高,让更多的大病和疑难病患者选择留在从化、留在南医五院治疗。”2016年,从化区城镇居民医保患者在本地就医率已达93.05%,医保患者转出率降至0 .5%,2017年进一步降至0.2%,可以说,建院时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更多的三甲医院正接踵而至。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软硬件配套,增城另一家以三甲标准建设的广州前海人寿医院也加快了进度,预计于今年6月竣工。此外,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也宣布进入了实操阶段,计划在2020年投入使用。
位于花都区的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已于去年7月开工建设。建成之后,将在服务广州市北部患者的同时辐射清远和佛山,兼具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功能。
南沙区政府则在去年9月分别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引进综合、中医、妇儿专科领域的高端医疗资源;同月,南沙区唯一的三级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正式启动创评“三甲”工作。
此外,黄埔区中新知识城也在筹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院,并协议引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番禺区宣布与暨南大学签约,共建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随着这些民生工程的落地生根,广州外围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特别是中医和妇儿专科稀缺的状况将大幅改观,同时也将进一步缓解老城区大型医疗机构的服务压力,提升服务质量。
大医院带动医联体
让医疗资源合纵连横
在广州,高水平的医疗除了向边区扩展,还在不断向基层渗透。居民从家里出发,步行15分钟来到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就能向二级、三级医院的专家发起远程会诊;重症患者借助转诊绿色通道,可以迅速被送往条件更好的医院接受手术,病情稳定之后,又能“无缝”转回基层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作为医改重点的分级诊疗制度,终于在去年进入全面破局时段。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空空如也”,一直以来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一项弊病。早在2012年,广州市政府就宣布,基本完成“城市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的布局工作。但标准化的基层医疗网络建成之后,并没有真正成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许多患者对于社区医院缺乏信任,即便是小病、常见病或慢性病,也更愿意在二级医院乃至市区的三级医院接受诊治,而这些大医院也因此被普通门诊掣肘,难以集中力量攻克疑难重症。
如何打通纵向渠道,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广州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6年)》中作出部署:由市卫生局牵头,探索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双向转诊”的联动机制。
2013年6月,广州首个由三甲、二甲和社区医院组成的医疗联合体在荔湾区建立,辖区内的市一医院、广医三院等三级医院坚持每周向对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专家坐诊,并为基层医生提供培训机会。两年后,市一医院还牵头成立了自己的医联体,承诺为14家社区医院的转诊患者提供优先通道,从而引导居民先在基层医院就医。
然而,并非所有的大医院都乐于接受这样的模式。在人员、设备紧张的情况下,一味向基层“输血”,多数医院都难以承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曾向记者坦言:“离了政府,我们管不了社区。”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现的“医联体”中,也不乏完成了签约挂牌,却无法落实到具体科室和医生的情况。
这一局面在2017年得到实质性的转变。当年4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7月18日,《广东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首次提出详尽的医联体建设标准及工作时间表,省财政方面也以每年7500万元的力度给予专项支持。
广州市所有的三级公立医院都参与进来。这一次,在医联体内部,医疗人才的薪酬、医保基金的支付等都有了制度保障,“双向转诊”渠道贯通后,大医院也能接收到更多的疑难病患,传统意义上的“帮扶”,将变为更加合理、可持续的“共享”。
一些地区和医院经过前期探索,创建了新的合作机制。去年12月下旬,花都区除了成立两大医疗集团,还组建了两大产儿科专科联盟,后者即是以特色专科为纽带的纵向资源整合,同时联盟之内的大医院能够“对口”示范,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专科诊疗能力。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管理的南沙中心医院,在成长为南沙区的医疗高地之后,也在去年12月底牵头成立南沙卒中救治网络,并面向南沙区的基层医院组织了第一期诊疗技术培训。
依托于扎实稳固的医联体建设,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也在去年得到全面推进。“十三五”期间,广州还将建成互联互通的市、区两级人口健康信息综合平台,建设广州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实现全市人口全覆盖和数据共享。
未来在广州,四处奔波的不再是病人,而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