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首张全程电子化注册的企业营业执照在洛阳市悄然诞生。依靠政务服务软件,企业负责人张汝峰没跑一次腿,没递交一份纸质材料,全程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仅仅依靠手机、电脑就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这是大数据应用在洛阳市的一次生动展示。从公司起名,到最终审核,在企业注册的每一步手续中,相关应用软件都会根据录入的海量信息给出提示信息或参考意见。大数据,给了政务服务全程电子化最大的“底气”。
去年,我省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继贵州之后第二批获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省份之一。以此为契机,洛阳大数据产业迎来难得发展机遇,一张事关数据、事关智慧的升级路线图正在各个行业全面铺开。
大数据助推产业大升级
日前,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大拖装配厂机加车间内,大型机械手不停工作,产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但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这是该企业今年重点打造的新型轮式拖拉机智能制造工厂项目的一部分。
“目前,我们基本已实现生产自动化,下一步要朝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该车间负责人杨珍表示,作为一拖重点打造的智能车间,大数据将扮演重要角色。未来,该车间将建立数据采集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从而保障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行、稳定加工精度、减少停机维修时间等。
在制造业整体利润空间越来越窄的背景下,大数据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提高产品在使用维护阶段的利润。最重要的是,利用数据进行跨界运营,未来将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生存空间。
这一点已在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米收割机上初现端倪:借助安装在关键部位的传感器等,一台收割机“变身”成一部数据收集器。售后服务部门通过监测数据,第一时间了解机体运作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甚至做到提前预警,大大提高了双方效率,该产品销售也因此火爆。
根据规划,下一步洛阳市将通过培育和引进工业传感器制造企业,形成工业大数据采集产业集群、建设工业大数据资源中心、打造以智能制造为特色的工业大数据产业链条等行动,从而实现制造产业的全面升级。
大数据提升城市大智慧
除了制造产业,发展大数据产业给洛阳市其他领域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本月,洛阳市部分公交站张贴了印有二维码的海报。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新上线的“洛阳智慧公交”便民系统,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GPS定位系统技术,市民扫二维码就可以查询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和到站时间。
小小二维码的背后,是海量大数据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洛阳市借助发展大数据产业,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在许多领域取得良好成效——
在文化旅游方面,龙门石窟打造了全国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通过建设龙门石窟大数据平台,分析游客的行为轨迹、高峰阈值等信息,提升了景区的游客服务、精准营销和精准管理能力;
在教育方面,洛阳市教育“325”工程(即三通两平台五大课堂)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平台规模化应用,规范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促进了教育公平;
在医疗方面,洛阳“互联网+医疗”平台已具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查询及多家医院手机预约、挂号、交费、导航等功能……
此数据为实现教育、医疗等公共稀缺资源均衡化提供了全新平台,同时催生高效、优质的服务模式,使公共资源配置更均衡。下一步,洛阳市借助发展大数据产业,将构建更加多元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供更加方便、及时、高效的公共服务。
大数据推进发展大计划
今年7月,《洛阳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第二次专家评审顺利通过,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洛阳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和河南省大数据发展总体方案要求,立足实际,突出三条主线,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政策导向性,同意通过评审。
此次评审的通过标志着《洛阳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终审已完成,下一步,洛阳市将以该规划为指导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园的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
在今年洛阳大数据高峰论坛上,洛阳市又发布了8个总投资35亿元的大数据产业项目,其中包括洛龙太康大数据基金项目、西安交通大学中原大数据研究院项目、九次方数据星河大数据创新创业产业园项目等,这8个大数据产业项目的集中签约,标志着洛阳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初结硕果。
一项项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一张宏大的大数据蓝图也在徐徐展开——根据正在实施的“依托中原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打造中西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重大专项建设安排,预计到2018年,大数据将在洛阳市政府及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行业大数据资源极大丰富,大数据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29亿元;到2020年,大数据将在洛阳市政府及公共服务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大数据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