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用大数据促扶贫,实现“零贫困”

2017-09-07 10:00 来源:齐鲁壹点
浏览量: 收藏:1 分享

  济宁高新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研发建立扶贫大数据平台,确立大数据、大产业的扶贫发展思路,在扶贫产业项目、金融扶贫企业和贫困户、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教育救助等工作方面,依靠大数据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并建立长效机制,达到“零贫困”,并确保了“零致贫”。

  对象精准识别,“个人定制”帮扶措施

  立足本身的信息技术优势,济宁高新区研发建立扶贫大数据平台,创新大数据扶贫模式,实现扶贫信息数据与民政、卫计、社保等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对贫困户一系列大数据的分析,生成贫困户脱贫建议报告,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推进脱贫攻坚。

  同时,研发建立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系统,制定信息采集、数据统计、情况分析、精准管理、帮扶服务等五步系统运作流程,为每户贫困户建立一个数据库,全区贫困户1257户、2656人,2015年全部实现了脱贫,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据介绍,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汇集了各种受教育阶段的扶贫对象、扶贫现状、扶持措施、扶贫效果等综合信息,具有查询、统计、分析、筛选等多种功能,能够准确反映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进展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通过大数据系统识别,对符合政策实施的学生实行学段资助、学费资助、保教费资助、全额学费补助等精准扶贫政策。

  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各项教育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建立起了系统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精准实施教育救助工作。为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高新区利用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把好“对象精准识别关”,为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提供依据、搭建平台。

  此外,大数据系统经过系统分析,可以为开展创业扶贫、就业扶贫提供依据。通过大数据科学分析,全区共有就业创业能力的175人贫困对象,根据贫困对象需求、年龄等因素,因人制定切实的创业就业帮扶措施。

  精选扶贫项目,确保扶贫贷款精准发放

  济宁高新区确立大数据、大产业的扶贫发展思路,精准选择扶贫产业项目。引导贫困户资源、各项扶贫资金通过入股等方式参与相关产业项目,积极探索了“企业+扶贫”、“合作社+扶贫”、“种粮大户+扶贫”等先进的典型扶贫项目。并根据每个街道的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特点,精准实施了16个产业扶贫项目,让贫困户有稳定可持续的收入,全区受益贫困户达220户,贫困人员产业年收益达到70.4万元。

  同时,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精准选择金融扶贫企业和贫困户。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进一步改善服务方式和手段,积极推进政府、担保公司、银行机构的多方联动,使金融服务更加符合贫困人群的需求,有效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中的助推作用。并有效建立“政银联动、风险共担、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金融助推扶贫机制,探索建立扶贫贷款新模式。截至目前,济宁高新区金融扶贫贷款达到585.3万元,扶持企业4家、农户13户,带动贫困户150户,人均年收益600元,全年总收益达到23万元。

  此外,分析各项扶贫措施,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组织各街道包保干部每月3次走访排查贫困户,在系统内填报贫困户信息、收入、生活状况,及时准确掌握贫困户动态。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已脱贫户继续帮扶,做到即时发现、即时帮扶,达到“零致贫”。在保证低保、医疗、教育等正常收入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就业、提高低保补贴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贫困户动态性收入

标签:

责任编辑:liudan
在线客服